(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酬:酬答,迴應。
- 令狐相公:指令狐楚,唐代政治家、文學家。
- 杏園:指曲江池畔的杏園,唐代進士常在此舉行宴會。
- 花發:花開放。
- 即經過:立即經過,指每年都會去看花。
- 未飲心先醉:還未飲酒,心已經陶醉。
- 臨風:迎着風。
- 思倍多:思念之情倍增。
- 三春:指春季的三個月。
- 兩地:指詩人與令狐楚分隔兩地。
- 欲如何:想要怎樣,表達無奈之情。
- 長安道:通往長安的道路,代指歸途。
- 勞者歌:勞碌者的歌,指詩人自己的感慨。
翻譯
每年我都會去曲江望杏園,花一開我就去看。 還未飲酒,心已經陶醉,迎着風思念之情倍增。 春天又要過去了,我們分隔兩地,又能怎樣呢? 每天望着通往長安的道路,徒留勞碌者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對令狐楚在杏園花下飲酒有懷的迴應。詩中,劉禹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未飲心先醉」和「臨風思倍多」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深厚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末句「日望長安道,空成勞者歌」則透露出詩人對歸途的渴望和對現實無奈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讀張曲江集作 》 —— [ 唐 ] 劉禹錫
- 《 荅裴令公雪中訝白二十二與諸公不相訪之什 》 —— [ 唐 ] 劉禹錫
- 《 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里閭非遠雲霧難披因以寄懷遂爲聯句所期解悶焉敢驚禪 》 —— [ 唐 ] 劉禹錫
- 《 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徑鬆成陰悵然懷古偶題臨江亭並浙東元相公所和依本韻 》 —— [ 唐 ] 劉禹錫
- 《 寄楊八拾遺 》 —— [ 唐 ] 劉禹錫
- 《 和樂天以鏡換酒 》 —— [ 唐 ] 劉禹錫
- 《 令狐相公見示題洋州崔侍郎宅雙木瓜花頃接侍郎同舍陪宴樹下吟玩來什輒成和章 》 —— [ 唐 ] 劉禹錫
- 《 許給事見示哭工部劉尚書詩因命同作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