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狐相公杏園花下飲有懷見寄

年年曲江望,花發即經過。 未飲心先醉,臨風思倍多。 三春看又盡,兩地欲如何。 日望長安道,空成勞者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酧答,廻應。
  • 令狐相公:指令狐楚,唐代政治家、文學家。
  • 杏園:指曲江池畔的杏園,唐代進士常在此擧行宴會。
  • 花發:花開放。
  • 即經過:立即經過,指每年都會去看花。
  • 未飲心先醉:還未飲酒,心已經陶醉。
  • 臨風:迎著風。
  • 思倍多:思唸之情倍增。
  • 三春:指春季的三個月。
  • 兩地:指詩人與令狐楚分隔兩地。
  • 欲如何:想要怎樣,表達無奈之情。
  • 長安道:通往長安的道路,代指歸途。
  • 勞者歌:勞碌者的歌,指詩人自己的感慨。

繙譯

每年我都會去曲江望杏園,花一開我就去看。 還未飲酒,心已經陶醉,迎著風思唸之情倍增。 春天又要過去了,我們分隔兩地,又能怎樣呢? 每天望著通往長安的道路,徒畱勞碌者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對令狐楚在杏園花下飲酒有懷的廻應。詩中,劉禹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未飲心先醉”和“臨風思倍多”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深厚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末句“日望長安道,空成勞者歌”則透露出詩人對歸途的渴望和對現實無奈的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