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罷郡:指辭去郡守的職位。
- 姑蘇:今江蘇蘇州。
- 北歸:向北返回。
- 楊子津:長江的一個渡口,位於今江蘇揚州。
- 南國:指南方的地區。
- 賦北征:作詩表達北上的心情。
- 渡江勇:勇敢地渡過長江。
- 得秋輕:因秋天而感到身體輕鬆。
- 石門:指長江中的石門山。
- 粉堞:粉刷過的城牆。
- 金山:位於江蘇鎮江,山上有著名的金山寺。
- 舊遊寺:曾經遊覽過的寺廟。
翻譯
多年來在南方感到悲傷,今天早晨我作詩表達北上的心情。 歸心似箭,勇敢地渡過長江,病體因秋天的到來而感到輕鬆。 海面寬闊,石門山顯得小巧,城牆高大,粉刷得明亮。 金山上那座我曾遊覽過的寺廟,過岸時還能聽到它的鐘聲。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劉禹錫辭去郡守職位後北歸的心情。詩中,「幾歲悲南國」一句,既表達了對南方多年的留戀與悲傷,也暗示了北歸的決心。後文通過「歸心渡江勇」和「病體得秋輕」對比,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堅定與身體的輕鬆。詩的結尾,通過描繪金山寺的鐘聲,增添了一種寧靜與超脫的意境,反映了詩人對過往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待。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城內花園頗曾遊玩令公居守亦有素期適春霜一夕委謝書實以荅令狐相公見謔 》 —— [ 唐 ] 劉禹錫
- 《 令狐相公見示題洋州崔侍郎宅雙木瓜花頃接侍郎同舍陪宴樹下吟玩來什輒成和章 》 —— [ 唐 ] 劉禹錫
- 《 酬樂天請裴令公開春加宴 》 —— [ 唐 ] 劉禹錫
- 《 元日感懷 》 —— [ 唐 ] 劉禹錫
- 《 和浙西李大夫霜夜對月聽小童吹觱篥歌依本韻 》 —— [ 唐 ] 劉禹錫
- 《 和遊房公舊竹亭聞琴絕句 》 —— [ 唐 ] 劉禹錫
- 《 酬樂天 》 —— [ 唐 ] 劉禹錫
- 《 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