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博山爐飄出陣陣香霧,子夫秉紅燭引武帝至尚衣軒。長夜漫漫,天還未明,寒雁已過。庭前雪花紛紛,鬆桂冒雪,與廊下的燈籠交相輝映。堂上賓客們還在飲酒作樂,簾幕中樂聲擾擾。
注釋
博山:即博山爐,又叫博山香薰,漢晉時期常見的焚香器具。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上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紗籠:紗質的燈籠。
嘈:即喧鬧,嘈雜。
序
這首樂府以漢平陽公主家歌者衛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於元朔元年被立爲皇后事爲題材而作。《漢武帝故事》曰:“武帝立衛子夫爲皇后。初,上行幸平陽公主家,主置酒作樂。子夫爲主謳者,善歌,能造麴,每歌挑上。上意動,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頭解,上見其美髮悅之。主遂納子夫於宮。”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題招隱寺 》 —— [ 唐 ] 劉禹錫
- 《 馬大夫見示浙西王侍御贈答詩因命同作 》 —— [ 唐 ] 劉禹錫
- 《 和樂天誚失婢榜者 》 —— [ 唐 ] 劉禹錫
- 《 吳興敬郎中見惠斑竹杖兼示一絕聊以謝之 》 —— [ 唐 ] 劉禹錫
- 《 兩如何詩謝裴令公贈別二首 》 —— [ 唐 ] 劉禹錫
- 《 樂天是月長齋鄙夫此時愁臥里閭非遠雲霧難披因以寄懷遂爲聯句所期解悶焉敢驚禪 》 —— [ 唐 ] 劉禹錫
- 《 重送浙西李相公頃廉問江南已經七載後歷滑 》 —— [ 唐 ] 劉禹錫
- 《 觀八陣圖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