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夫見示浙西王侍御贈答詩因命同作
憶逐羊車凡幾時,今來舊府統戎師。
象筵照室會詞客,銅鼓臨軒舞海夷。
百越酋豪稱故吏,十洲風景助新詩。
秣陵從事何年別,一見瓊章如素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羊車:古代宮中用羊牽引的小車,常用來比喻皇帝的寵幸。
- 象筵:華麗的宴席。
- 銅鼓:古代一種銅製的打擊樂器,常用於宴會或軍事。
- 海夷:指海外的夷人,這裏泛指邊遠地區的民族。
- 百越:古代對南方各族的統稱。
- 酋豪:部落的首領。
- 十洲:指傳說中的仙境,這裏用來形容風景優美的地方。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
- 從事:古代官名,這裏指任職。
- 瓊章:華美的詩文。
- 素期:舊時的期望或約定。
翻譯
回憶起追隨皇帝的寵幸已經不知多少時日,如今我來到舊地統領軍隊。 華麗的宴席上聚集了衆多詞客,銅鼓聲中,邊遠民族在宴會上起舞。 南方的部落首領自稱是舊時的臣子,十洲般的美景爲新詩增添了靈感。 在秣陵任職是何時分別的,一見到華美的詩文,便如同舊時的約定一般。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對馬大夫展示的浙西王侍御贈答詩的迴應。詩中,劉禹錫回憶了自己過去的經歷,表達了對舊日時光的懷念。他描述了宴會上的盛況,以及邊遠民族的舞蹈,展現了當時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南方美景的讚美,以及對舊友的思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劉禹錫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情感世界。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三閣辭四首 》 —— [ 唐 ] 劉禹錫
- 《 張郎中籍遠寄長句開緘之日已及新秋因舉目前仰酬高韻 》 —— [ 唐 ] 劉禹錫
- 《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 玄都觀桃花 》 —— [ 唐 ] 劉禹錫
- 《 聞韓賓擢第歸覲以詩美之兼賀韓十五曹長時韓牧永州 》 —— [ 唐 ] 劉禹錫
- 《 有所嗟二首 》 —— [ 唐 ] 劉禹錫
- 《 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 —— [ 唐 ] 劉禹錫
- 《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輓歌三首 》 —— [ 唐 ] 劉禹錫
- 《 重送浙西李相公頃廉問江南已經七載後歷滑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