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緹騎(tí qí):古代官吏出行時前導的儀仗隊。
- 朱旗:紅色的旗幟,常用於表示官吏的身份。
- 士林:指士人階層,即知識分子。
- 振家聲:振興家族的名聲。
- 賓守:指迎接賓客的官員。
- 故吏:舊時的下屬或同僚。
- 崑山玉:比喻珍貴的人才或物品。
- 揚州:古代地名,今江蘇省揚州市。
翻譯
儀仗隊舉着紅旗進入楚州城,士人們都來祝賀,爲家族聲望的振興感到高興。 孩子們只因迎接賓客的官員而歡喜,舊時的下屬或許還記得我的名字。 萬頃水田連綿不絕,與城郭的美景相映成趣,四季的煙霧和月光映照着淮河的清澈。 回憶起你初次得到崑山玉般的才華,我們一起攜手前往揚州的情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李中丞赴楚州的盛況,通過「緹騎朱旗」等詞展現了其官威和士人的祝賀,體現了家族聲望的提升。詩中「萬頃水田」與「四時煙月」的描繪,不僅展現了楚州的自然美景,也隱喻了李中丞的政績和清廉。結尾的回憶則表達了詩人對李中丞才華的讚賞和兩人深厚的友情。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酬竇員外郡齋宴客偶命柘枝因見寄兼呈張十一院長元九侍御 》 —— [ 唐 ] 劉禹錫
- 《 和令狐相公言懷寄河中楊少尹 》 —— [ 唐 ] 劉禹錫
- 《 古詞二首 》 —— [ 唐 ] 劉禹錫
- 《 和牛相公遊南莊醉後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 》 —— [ 唐 ] 劉禹錫
- 《 重寄表臣二首 》 —— [ 唐 ] 劉禹錫
- 《 酬元九院長自江陵見寄 》 —— [ 唐 ] 劉禹錫
- 《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二 》 —— [ 唐 ] 劉禹錫
- 《 和浙西尚書聞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