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章句:詩文的章節和句子,代指詩文創作。
- 陪遊:陪同遊玩,這裏指過去與才子們同遊交往。
- 吳宮:春秋時期吳國的宮殿,這裏可能借指過去繁榮如今衰敗的地方 。
- 芙蓉死:以芙蓉的凋謝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蘆管:一種樂器,常吹奏出悲涼之聲。
- 傲吏:指《史記》中記載的莊子,曾爲漆園吏,性孤傲,不爲官祿所羈縻。這裏作者以傲吏自比。
- 苦教:勉強、硬讓。
- 領諸侯:此處指楊少尹在河中任職,管理地方,如同古代諸侯管理封地 。
- 石渠:西漢時宮中藏書之處,這裏指潛心學問的地方。
- 甘對圖書老:甘心在石渠之中對着圖書終老。
- 關外:潼關之外,楊少尹任職之地。
翻譯
我慚愧自己的詩文並非一流水準,曾經在世間與才子們結伴同遊。吳宮往昔的繁華已消逝,令人感嘆如芙蓉凋謝;邊境的月光下,只聽見蘆管吹奏出悲秋的曲調。我任由世人稱我是洛陽的孤傲小吏,而楊少尹卻辛苦地在河上擔任要職治理一方。我甘願在石渠裏與圖書相伴直至老去,只是不知那關外的楊公如今是否安然無恙?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寄給好友楊少尹的一首言懷之作 。首聯表達了詩人謙遜自抑,回憶過去與才子同遊的經歷。頷聯以吳宮芙蓉的衰敗和邊地蘆管悲秋之景,營造出一種悲涼的氛圍,隱晦地傳達出對世事變遷、人生無常的感慨。頸聯則運用對比的手法,一邊是自己甘心做個孤傲淡泊的小吏,一邊是友人在河上承擔重任,展現出兩人不同的人生軌跡和境遇。尾聯筆鋒一轉,由自身的狀況關切到友人在關外的安危,體現了對友人深深的牽掛之情。整首詩既包含詩人對自身人生境遇的思考與感慨,又蘊含着與友人之間真摯深厚的情誼,語言質樸而情感真切,意境深沉而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