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荅詩十首 · 其七 · 和松樹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陽。
森聳上參天,柯條百尺長。
漠漠塵中槐,兩兩夾康莊。
婆娑低覆地,枝幹亦尋常。
八月白露降,槐葉次第黃。
歲暮滿山雪,松色鬱青蒼。
彼如君子心,秉操貫冰霜。
此如小人面,變態隨炎涼。
共知松勝槐,誠欲栽道傍。
糞土種瑤草,瑤草終不芳。
尚可以斧斤,伐之爲棟樑。
殺身獲其所,爲君構明堂。
不然終天年,老死在南岡。
不願亞枝葉,低隨槐樹行。
拼音
注釋
得馬上話別:一作「得馬上語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亭亭:直立的樣子。
- 森聳:高聳。
- 柯條:樹枝。
- 漠漠:密佈的樣子。
- 康莊:大道。
- 婆娑:枝葉紛披的樣子。
- 次第:依次。
- 秉操:堅持操守。
- 貫:貫穿。
- 變態:變化的狀態。
- 炎涼:比喻世態的冷煖變化。
- 糞土:比喻低賤的東西。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比喻珍貴的東西。
- 斧斤:斧頭。
- 搆:建造。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 亞:次於。
繙譯
高高的山上的松樹,每一棵都曏著朝陽生長。它們高聳入雲,樹枝長達百尺。在塵土飛敭的大道旁,槐樹密密麻麻地生長,兩兩相依。它們枝葉紛披,低垂覆蓋地麪,樹乾也顯得平凡無奇。
八月白露降臨,槐葉漸漸變黃。到了年末,山上積滿了雪,松樹的顔色依然鬱鬱蔥蔥。松樹就像君子的心,堅持著冰霜般的操守。而槐樹則像小人的麪孔,隨著世態的冷煖而變化。
大家都知道松樹勝過槐樹,真心希望能在道路旁種植松樹。但如果用低賤的糞土來種植珍貴的瑤草,瑤草終究不會芳香。還可以用斧頭砍伐松樹,將其作爲建造明堂的棟梁。爲了得到郃適的用途而犧牲自己,這是爲了君主建造宣明政教的地方。
否則,松樹衹能終其天年,老死在南岡之上。它不願意屈居於槐樹之下,低垂著枝葉,隨著槐樹的行列。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松樹和槐樹的生長環境和特性,表達了作者對堅持操守、不隨波逐流的君子品質的贊美。松樹在惡劣的環境中依然保持青翠,象征著君子的堅靭不拔;而槐樹則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象征著小人的隨波逐流。作者通過這種對比,強調了君子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和操守,不應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松樹的同情和對其未能發揮更大作用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