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冢

上有飢鷹號,下有枯蓬走。 茫茫邊雪裏,一掬沙培塿。 傳是昭君墓,埋閉蛾眉久。 凝脂化爲泥,鉛黛復何有。 唯有陰怨氣,時生墳左右。 鬱郁如苦霧,不隨骨銷朽。 婦人無他才,榮枯系妍否。 何乃明妃命,獨懸畫工手。 丹青一詿誤,白黑相紛糾。 遂使君眼中,西施作嫫母。 同儕傾寵幸,異類爲配偶。 禍福安可知,美顏不如醜。 何言一時事,可戒千年後。 特報後來姝,不須倚眉首。 無辭插荊釵,嫁作貧家婦。 不見青冢上,行人爲澆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塚:指王昭君的墓。
  • 飢鷹號:指飢餓的鷹在空中叫喚。
  • 枯蓬走:形容枯萎的蓬草隨風飄動。
  • 一掬沙培塿:形容沙土堆積,培塿(péi lǒu)指小土丘。
  • 昭君墓:王昭君的墓。
  • 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稱,這裡指王昭君。
  • 凝脂:指美女的皮膚。
  • 鉛黛:古代婦女化妝用的鉛粉和黛色。
  • 隂怨氣:指墓地中的怨氣。
  • 鬱鬱:形容怨氣濃重。
  • 苦霧:比喻怨氣如霧一般濃重。
  • 榮枯:指人生的興衰。
  • 妍否:美醜。
  • 明妃:指王昭君。
  • 畫工手:指畫師的手筆。
  • 丹青:指繪畫。
  • 詿誤:誤導。
  • 紛糾:紛亂。
  • 西施:古代美女。
  • 嫫母:古代醜女。
  • 同儕:同輩。
  • 異類:指不同的人。
  • 澆酒:祭奠時灑酒。

繙譯

在王昭君的墓上,飢餓的鷹在空中叫喚,枯萎的蓬草隨風飄動。茫茫的邊雪中,沙土堆積成小丘。傳說這是昭君的墓,她的美麗已被埋藏很久。美麗的皮膚化爲泥土,化妝的鉛粉和黛色又在哪裡?衹有墓地中的怨氣,時常在墳墓周圍陞起。怨氣濃重如苦霧,不隨屍骨一同腐朽。

婦人沒有其他才能,她的榮辱取決於美醜。爲何王昭君的命運,卻懸於畫師的一筆?繪畫一旦誤導,美醜就會紛亂。於是使君王眼中,西施變成了嫫母。同輩們受到寵愛,而她卻與異類爲配偶。禍福怎能預知,美貌不如醜陋。

這短暫的事情,可以警戒千年之後。特別告訴後來的美女,不必依賴眉目之美。不要拒絕插上荊釵,嫁給貧窮的人家。你不見青塚上,行人爲了祭奠而灑酒。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王昭君墓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對女性命運的深刻思考。詩中,“凝脂化爲泥,鉛黛複何有”一句,既是對王昭君美麗消逝的哀歎,也是對女性美貌無常的隱喻。詩人通過對比西施與嫫母的形象,批判了社會對女性美醜的偏見,強調了內在品質的重要性。最後,詩人以“不見青塚上,行人爲澆酒”作結,寓意深刻,提醒後人不應衹看重外表,而應注重內在的品德和才能。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