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君子防悔尤,賢人戒行藏。 嫌疑遠瓜李,言動慎毫芒。 立教固如此,撫事有非常。 爲君持所感,仰面問蒼蒼。 犬齧桃樹根,李樹反見傷。 老龜烹不爛,延禍及枯桑。 城門自焚爇,池魚罹其殃。 陽貨肆兇暴,仲尼畏於匡。 魯酒薄如水,邯鄲開戰場。 伯禽鞭見血,過失由成王。 都尉身降虜,宮刑加子長。 呂安兄不道,都市殺嵇康。 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 是非不由己,禍患安可防。 使我千載後,涕泗滿衣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悔尤:後悔和怨恨。
  • 行藏:行爲和隱藏,指言行舉止。
  • 瓜李:比喻嫌疑或不正當的關係。
  • 毫芒:極細微的事物或言行。
  • 蒼蒼:指天空或蒼天。
  • (niè):咬。
  • :煮。
  • 延禍:禍害蔓延。
  • (lí):遭受。
  • :放肆,肆意。
  • :地名,這裏指孔子被圍困的地方。
  • 伯禽:周公的兒子,周成王的叔父。
  • 宮刑:古代對男子的閹割刑罰。
  • 子長:司馬遷的字。
  • 不道:不合道義。
  • 嵇康: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音樂家。
  • 涕泗:眼淚和鼻涕。

翻譯

君子應防止後悔和怨恨,賢人應警惕自己的言行舉止。 應遠離嫌疑和不正當的關係,言行要謹慎到極細微之處。 教育的根本原則本應如此,但處理事情卻有不同尋常之處。 我以此感受爲基礎,擡頭向蒼天發問。 狗咬了桃樹的根,李樹卻因此受傷。 老龜煮不爛,禍害卻蔓延到枯桑。 城門自己起火,池中的魚也遭受了災難。 陽貨肆意兇暴,孔子在匡地感到畏懼。 魯國的酒淡如水,邯鄲成了戰場。 伯禽鞭打出了血,過失歸咎於成王。 都尉投降了敵人,宮刑加在了司馬遷身上。 呂安的兄長不合道義,在都市殺害了嵇康。 這些人死去已久,他們的事蹟非常明顯。 是非不由自己決定,禍患怎能預防。 這使我千年之後,依然淚流滿面。

賞析

這首詩通過一系列的歷史典故和寓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禍福無常、是非難定的深刻感慨。白居易以君子和賢人的標準來反思人的行爲,強調了謹慎和預防的重要性。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徵,如「犬齧桃樹根,李樹反見傷」等,生動地描繪了禍害的無常和不可預測性。結尾處,作者表達了對歷史悲劇的深切同情和對人生無常的無奈感受,體現了白居易詩歌中的人文關懷和深刻哲理。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