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閑步贈張山人

江景又妍和,牽愁發浩歌。 晴沙金屑色,春水麴塵波。 紅簇交枝杏,青含卷葉荷。 藉莎憐輭暖,憩樹愛婆娑。 書信朝賢斷,知音野老多。 相逢不閑語,爭奈日長何。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妍和(yán hé):美好和煦。
  • 浩歌:放聲高歌,大聲歌唱。
  • 麴塵波:淡黃色的水波。
  • :聚集,叢湊。
  • 藉莎(jiè suō):坐在草地上。
  • 婆娑(pó suō):形容枝葉紛披的樣子。

翻譯

江邊的景色又美好和煦,牽動着我的愁緒,使我放聲高歌。晴朗的沙灘閃爍着如金屑般的光芒,春天的江水泛着淡黃色的波浪。紅色的杏花簇簇擁擁交織在枝頭,青翠的荷葉尚卷未舒。坐在柔軟溫暖的草地上令人憐愛,在枝葉紛披的樹下休息也讓人喜愛。給朝中賢士的書信已經中斷,反而是鄉野老人中有不少知音。相逢之時不會說些閒話,只是無奈這白晝怎麼如此漫長。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贈給張山人的作品,描繪了春天江邊的美好景色以及詩人的心境。詩的開頭通過「江景又妍和」展現了春天江邊景色的美好,「牽愁發浩歌」則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愁緒以及通過高歌來排解的方式。接下來,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江邊的具體景色,如「晴沙金屑色,春水曲塵波」「紅簇交枝杏,青含卷葉荷」,從沙灘、江水到杏花、荷葉,色彩鮮明,畫面感強。詩中還提到了詩人在草地上休息以及對樹木的喜愛,表現出他對自然的親近之感。「書信朝賢斷,知音野老多」則表達了詩人在人際交往中的感受,與朝中賢士的聯繫中斷,卻在鄉野老人中找到了知音。最後,「相逢不閒語,爭奈日長何」,寫出了詩人與友人相逢時的情景,以及對時光漫長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清新,通過對景色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