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題

經亂年年厭別離,歌聲喜似太平時。 詞臣更有中興頌,磨取蓮峯便作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漫題:隨意題寫的詩。
  • 經亂:經歷戰亂。
  • 歌聲:這裏指和平時期的歌聲,與戰亂相對。
  • 詞臣:指文學侍從之臣,即專門負責撰寫文書、詩歌的官員。
  • 中興頌:讚頌國家復興的詩文。
  • 磨取:磨製。
  • 蓮峯:指形狀似蓮花的山峯,這裏可能指山上的石頭。
  • :石碑,用來刻寫文字以紀念或宣揚某事。

翻譯

經歷了多年的戰亂,我厭倦了不斷的別離, 如今歌聲中洋溢着和平的喜悅,彷彿回到了太平盛世。 文學侍從之臣們正在撰寫讚頌國家復興的詩文, 他們將磨製蓮峯上的石頭,作爲刻寫這些頌詞的石碑。

賞析

這首詩由唐代詩人司空圖所作,表達了詩人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國家復興的讚頌。詩中,「經亂年年厭別離」一句,反映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以及詩人對此的深深厭倦。而「歌聲喜似太平時」則展現了和平時期的歡樂景象,與前句形成鮮明對比。後兩句「詞臣更有中興頌,磨取蓮峯便作碑」則通過具體的行動,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復興的期待和讚頌,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於文學和歷史的重視。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復興的深切向往。

司空圖

司空圖

唐河中虞鄉人,字表聖,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鹹通十年登進士第。盧攜知政事,召爲禮部員外郎。僖宗次鳳翔,召圖知制詔,尋拜中書舍人。昭宗龍紀初,復召拜舍人,以疾辭。乾寧中,又以戶部侍郎徵,數日乞還。隱中條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爲文,尤事放達。後梁代唐,聞哀帝被殺,絕食而卒。有《二十四詩品》(有云非圖所撰)及詩集、文集。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