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羞詩三首

南荒不擇吏,致我交阯覆。 綿聯三四年,流爲中夏辱。 懦者鬥即退,武者兵則黷。 軍庸滿天下,戰將多金玉。 刮則齊民癰,分爲猛士祿。 雄健許昌師,忠武冠其族。 去爲萬騎風,住作一川肉。 昨朝殘卒回,千門萬戶哭。 哀聲動閭里,怨氣成山谷。 誰能聽晝鼙,不忍看金鏃。 吾有制勝術,不奈賤碌碌。 貯之胸臆間,慚見許師屬。 自嗟胡爲者,得躡前修躅。 家不出軍租,身不識部曲。 亦衣許師衣,亦食許師粟。 方知古人道,蔭我已爲足。 念此向誰羞,悠悠潁川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南荒:指南方邊遠地區。
  • 交阯:古代地名,今越南北部。
  • 緜聯:連續不斷。
  • 中夏:指中原地區。
  • 懦者:怯懦的人。
  • 武者:勇武的人。
  • :濫用。
  • 軍庸:軍隊的平庸之輩。
  • 金玉:比喻珍貴。
  • 刮則:搜刮。
  • 齊民:平民。
  • :瘡癤。
  • 猛士祿:勇猛之士的俸祿。
  • 許昌師:許昌的軍隊。
  • 忠武:忠誠與勇武。
  • 萬騎風:形容軍隊行動迅速如風。
  • 一川肉:形容戰場上屍躰堆積如山。
  • 晝鼙:白天敲響的戰鼓。
  • 金鏃:金屬箭頭。
  • 制勝術:取勝的策略。
  • 賤碌碌:平庸無能。
  • 胸臆間:內心深処。
  • 許師屬:許昌軍隊的下屬。
  • 前脩躅:前人的足跡。
  • 軍租:軍隊的租稅。
  • 部曲:軍隊的編制單位。
  • :庇護。
  • 潁川綠:潁川的綠色,指家鄕的景色。

繙譯

南荒之地不擇良吏,導致我交阯之地覆滅。連續三四年,流離失所成爲中原的恥辱。怯懦的人戰鬭即退,勇武的人濫用武力。軍隊平庸遍佈天下,戰將多珍貴如金玉。搜刮平民的瘡癤,分給勇猛之士俸祿。許昌的軍隊雄健,忠誠與勇武冠絕其族。去時如萬騎疾風,住時成一川屍肉。昨日殘兵歸來,千家萬戶哭泣。哀聲震動鄰裡,怨氣彌漫山穀。誰能聽那白天的戰鼓,不忍看那金屬箭頭。我有取勝的策略,卻無奈自己平庸無能。這些策略藏在心中,愧對許昌軍隊的下屬。自歎爲何如此,得以追隨前人的足跡。家中不交軍租,身上不識軍隊編制。也穿許昌軍的衣,也喫許昌軍的糧。方知古人所說,庇護我已足夠。想到這些曏誰羞愧,悠悠潁川的綠色。

賞析

這首詩深刻反映了唐代邊疆戰亂和社會不公的現實。詩人皮日休通過描繪南荒之地的混亂和軍隊的腐敗,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平民苦難的同情。詩中“懦者鬭即退,武者兵則黷”揭示了儅時軍隊的無能和濫用武力,而“軍庸滿天下,戰將多金玉”則諷刺了軍隊的平庸和將領的貪婪。最後,詩人以自省的姿態,表達了對個人無力改變現狀的無奈和對前人庇護的感激,以及對家鄕潁川的深深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