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齋四詠小松

婆娑只三尺,移來白雲徑。 亭亭向空意,已解凌遼夐。 葉健似虯鬚,枝脆如鶴脛。 清音猶未成,紺彩空不定。 陰圓小芝蓋,鱗澀修荷柄。 先愁被鴳搶,預恐遭蝸病。 結根幸得地,且免離離映。 磥砢不難遇,在保晚成性。 一日造明堂,爲君當畢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婆娑:形容樹枝葉紛披的樣子。
  • 凌遼夐:超越遼闊,形容松樹高聳入雲。
  • 虯鬚:傳說中龍鬚,這裏形容松葉的形狀。
  • 鶴脛:鶴的腿,形容松枝的細長。
  • 紺彩:深青帶紅的顏色,這裏形容松樹的顏色。
  • 鱗澀:形容樹皮粗糙。
  • 修荷柄:長而直的荷梗,比喻松枝。
  • :一種小鳥。
  • 蝸病:蝸牛的病,比喻小害。
  • 磥砢:形容石頭堆積的樣子,這裏比喻困難。
  • 明堂:古代帝王舉行大典的地方,象徵重要和尊貴。

翻譯

這棵松樹雖然只有三尺高,卻從白雲繚繞的小徑移來。它亭亭玉立,向着天空展示它的意志,已經能夠超越遼闊的天空。它的葉子健壯如龍的鬍鬚,枝條脆弱如鶴的腿。它的清脆聲音還未完全形成,深青帶紅的色彩在空中搖曳不定。它的陰影圓潤如小芝蓋,樹皮粗糙如修長的荷梗。它先擔心被小鳥搶食,預感可能會遭受蝸牛的侵害。幸好它的根結得地,暫且避免了枝葉凋零的景象。遇到困難也不難克服,只要保持晚成的性格。一旦有一天它被選入明堂,它將爲你奉獻出全部的生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棵小松樹的成長過程和它的志向。詩人通過豐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繪,展現了小松樹雖然身形不大,但心懷壯志,不畏困難,渴望成長爲參天大樹的決心。詩中「一日造明堂,爲君當畢命」表達了小松樹的崇高理想,即使身處平凡,也夢想着有朝一日能成爲重要和尊貴的象徵。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堅韌不拔、志向遠大的精神的讚美。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