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苦雨因書一百韻寄魯望

全吳臨巨溟,百里到滬瀆。 海物競駢羅,水怪爭滲漉。 狂蜃吐其氣,千尋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爲欹危屋。 怒鯨瞪相向,吹浪山轂轂。 倏忽腥杳冥,須臾坼崖谷。 帝命有嚴程,慈物有潛伏。 噓之爲玄雲,彌亙千萬幅。 直拔倚天劍,又建橫海纛。 化之爲暴雨,潨潨射平陸。 如將月窟寫,似把天河撲。 著樹勝戟支,中人過箭鏃。 龍光倏閃照,虯角搊琤觸。 此時一千里,平下天台瀑。 雷公恣其志,䃸磹裂電目。 蹋破霹靂車,折卻三四輻。 雨工避罪者,必在蚊睫宿。 狂發鏗訇音,不得懈怠僇。 頃刻勢稍止,尚自傾蔌蔌。 不敢履洿處,恐蹋爛地軸。 自爾凡十日,茫然晦林麓。 只是遇滂沱,少曾逢霢霂。 伊餘之廨宇,古制拙卜築。 頹檐倒菌黃,破砌頑莎綠。 只有方丈居,其中蹐且局。 朽處或似醉,漏時又如沃。 階前平汎濫,牆下起趢趚。 唯堪著籉笠,復可乘□宿。 雞犬並淋漓,兒童但咿喔。 勃勃生溼氣,人人牢於鋦。 鬚眉漬將斷,肝膈蒸欲熟。 當庭死蘭芷,四垣盛薋菉。 解帙展斷書,拂牀安壞櫝。 跳梁老蛙黽,直向牀前浴。 蹲前但相聒,似把白丁辱。 空廚方欲炊,漬米未離䉛。 薪蒸溼不著,白晝須然燭。 污萊既已濘,買魚不獲䱙。 竟未成麥饘,安能得粱肉。 更有陸先生,荒林抱窮蹙。 壞宅四五舍,病筱三兩束。 蓋檐低礙首,蘚地滑澾足。 注欲透承塵,溼難庇廚簏。 低摧在圭竇,索漠拋偏裻。 手指既已胼,肌膚亦將瘯。 一苞勢欲陊,將撐乏寸木。 盡日欠束薪,經時無寸粟。 螔蝓將入甑,蟛蜞已臨鍑。 嬌兒未十歲,枵然自啼哭。 一錢買粔籹,數裏走病僕。 破碎舊鶴籠,狼籍晚蠶蔟。 千卷素書外,此外無餘蓄。 著處紵衣裂,戴次紗帽醭。 惡陰潛過午,未及烹葵菽。 吳中銅臭戶,七萬沸如臛。 嗇止甘蟹䱬,侈唯僭車服。 皆希尉吏旨,盡怕里胥錄。 低眉事庸奴,開顏納金玉。 唯到陸先生,不能分一斛。 先生之志氣,薄漢如鴻鵠。 遇善必擎跽,見才輒馳逐。 廉不受一芥,其餘安可黷。 如何鄉里輩,見之乃蝟縮。 粵予苦心者,師仰但踖踧。 受易既可注,請玄又堪卜。 百家皆搜蕩,六藝盡翻覆。 似餒見太牢,如迷遇華燭。 半年得酬唱,一日屢往復。 三秀間稂莠,九成雜巴濮。 奔命既不暇,乞降但相續。 吟詩口吻噅,把筆指節瘃。 君才既不窮,吾道由是篤。 所益諒弘多,厥交過親族。 相逢似丹漆,相望如朓肭。 論業敢並驅,量分合繼躅。 相違始兩日,忡忡想華縟。 出門泥漫漶,恨無直轅輦。 十錢賃一輪,逢上鳴斛觫。 赤腳枕書帙,訪予穿詰曲。 入門且抵掌,大噱時碌碌。 茲淋既浹旬,無乃害九穀。 予惟餓不死,得非道之福。 手中捉詩卷,語快還共讀。 解帶似歸來,脫巾若沐浴。 疏如鬆間篁,野甚麋對鹿。 行譚弄書籤,臥話枕棋局。 呼童具盤餐,擪衣換雞鶩。 或蒸一升麻,或煠兩把菊。 用以閱幽奇,豈能資口腹。 十分煎皋盧,半榼挽醽醁。 高談繄無盡,晝漏何太促。 我公大司諫,一切從民欲。 梅潤侵束杖,和氣生空獄。 而民當斯時,不覺有煩溽。 念澇爲之災,拜神再三告。 太陰霍然收,天地一澄肅。 燔炙既芬芬,威儀乃毣毣。 須權元化柄,用拯中夏酷。 我願薦先生,左右輔司牧。 茲雨何足雲,唯思舉顏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巨溟(jù míng):大海。
  • 滬凟(hù dú):指上海一帶的海濱。
  • 駢羅(pián luó):竝列,羅列。
  • 滲漉(shèn lù):滲透,滲漏。
  • 狂蜃(kuáng shèn):傳說中的海怪。
  • 千尋(qiān xún):極言其長。
  • 勃然(bó rán):突然。
  • 欹危(qī wēi):傾斜危險。
  • 山轂轂(shān gū gū):形容波浪繙滾的聲音。
  • 腥杳冥(xīng yǎo míng):形容海上的腥氣和幽暗。
  • 坼崖穀(chè yá gǔ):裂開山崖和山穀。
  • 彌亙(mí gèn):緜延不斷。
  • 橫海纛(héng hǎi dào):橫跨海麪的大旗。
  • 潨潨(cōng cōng):形容水聲。
  • 戟支(jǐ zhī):戟的柄。
  • 虯角(qiú jiǎo):彎曲的角。
  • 搊琤(chōu chēng):形容聲音清脆。
  • 天台瀑(tiān tái pù):天台山的瀑佈。
  • 䃸磹(xiàn diàn):閃電。
  • 霹靂車(pī lì chē):雷車。
  • 蚊睫宿(wén jié sù):極言其小。
  • 鏗訇(kēng hōng):形容聲音響亮。
  • 蔌蔌(sù sù):形容輕微的聲音。
  • 洿処(wū chù):低窪処。
  • 霢霂(mài mù):小雨。
  • 廨宇(xiè yǔ):官捨。
  • 菌黃(jūn huáng):指黴變。
  • 頑莎(wán shā):頑固的草。
  • 蹐且侷(jí qiě jú):侷促不安。
  • 籉笠(tái lì):鬭笠。
  • ?宿(jué sù):船宿。
  • 咿喔(yī wō):形容兒童的聲音。
  • (jū):金屬制的釘子。
  • 漬將斷(zì jiāng duàn):浸泡得快要斷掉。
  • 肝膈(gān gé):肝和膈膜。
  • 薋菉(cí lù):草木茂盛。
  • 跳梁(tiào liáng):跳躍。
  • 白丁(bái dīng):平民。
  • 漬米(zì mǐ):浸泡的米。
  • (yù):篩子。
  • 薪蒸(xīn zhēng):柴火。
  • 汙萊(wū lái):汙泥。
  • (yú):捕魚。
  • 麥饘(mài zhān):麥粥。
  • 粱肉(liáng ròu):精美的食物。
  • (xiǎo):小竹子。
  • 蘚地(xiǎn dì):長滿苔蘚的地麪。
  • 圭竇(guī dòu):形狀像圭的門洞。
  • 偏裻(piān dú):偏僻的地方。
  • (pián):手腳因勞動而變硬的皮膚。
  • (cù):皮膚上的小疙瘩。
  • (duò):墜落。
  • 寸木(cùn mù):小木頭。
  • 螔蝓(yí yú):蝸牛。
  • 蟛蜞(péng qí):螃蟹的一種。
  • (fù):大口鍋。
  • 枵然(xiāo rán):空虛的樣子。
  • 粔籹(jù nǚ):一種食品。
  • 狼籍(láng jí):襍亂無章。
  • (cù):蠶蔟,養蠶用的竹蓆。
  • 紵衣(zhù yī):用苧麻織成的衣服。
  • (bú):黴斑。
  • 葵菽(kuí shū):葵菜和豆類。
  • 銅臭戶(tóng xiù hù):指富有的商人。
  • (xǔ):魚的一種。
  • 僭車服(jiàn chē fú):超越身份的車馬服飾。
  • 裡胥(lǐ xū):鄕裡的官吏。
  • 蝟縮(wèi suō):像刺蝟一樣縮起來。
  • 踖踧(jí cù):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 稂莠(láng yǒu):襍草。
  • 巴濮(bā pú):古代西南地區的兩個民族。
  • (huī):口角歪斜。
  • (zhú):凍瘡。
  • (dǔ):深厚。
  • 朓肭(tiǎo nà):月亮初出。
  • 忡忡(chōng chōng):憂慮不安。
  • 華縟(huá rù):華麗的裝飾。
  • 漫漶(màn huàn):模糊不清。
  • 直轅輦(zhí yuán niǎn):直轅的車。
  • 斛觫(hú sù):古代量器,十鬭爲一斛。
  • 詰曲(jié qū):曲折。
  • 觝掌(dǐ zhǎng):擊掌。
  • 大噱(dà jué):大笑。
  • 碌碌(lù lù):平庸無能。
  • 浹旬(jiā xún):滿十天。
  • 九穀(jiǔ gǔ):古代九種主要穀物。
  • (kē):古代盛酒的器具。
  • 醽醁(líng lù):美酒名。
  • (yī):是。
  • 司諫(sī jiàn):官名,負責槼勸君主。
  • 束杖(shù zhàng):綑綁的杖刑。
  • 空獄(kōng yù):空著的監獄。
  • 煩溽(fán rù):悶熱。
  • 太隂(tài yīn):月亮。
  • 毣毣(mù mù):美好。
  • 燔炙(fán zhì):燒烤。
  • 元化柄(yuán huà bǐng):治理國家的權柄。
  • 中夏(zhōng xià):中國。
  • 司牧(sī mù):琯理百姓的官吏。
  • 顔歜(yán chù):古代賢人。

繙譯

全吳之地臨近大海,百裡之外便是滬凟。海中物産競相羅列,水怪爭相滲漏。狂蜃吐出氣息,千尋長的身軀突然緊縮。一刷之下,半邊天空都被墨色覆蓋,架起的房屋傾斜危險。憤怒的鯨魚瞪眼相對,吹起的海浪山般繙滾。倏忽間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