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題寫真

我貌不自識,李放寫我真。 靜觀神與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質易朽,麋鹿心難馴。 何事赤墀上,五年爲侍臣。 況多剛狷性,難與世同塵。 不惟非貴相,但恐生禍因。 宜當早罷去,收取雲泉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自題寫真:自己爲畫像題詩。
  • 我貌不自識:我不認識自己的面貌。
  • 李放:可能是當時的畫家。
  • 寫我真:爲我畫像。
  • 靜觀:仔細觀察。
  • 神與骨:精神和骨骼,指人的內在氣質和外在形態。
  • 合是:應該是。
  • 山中人:隱士。
  • 蒲柳質易朽:比喻自己體質弱,容易衰老。蒲柳,即水楊,因爲它早凋,常用來比喻衰弱的體質。
  • 麋鹿心難馴:比喻自己性格難以馴服。麋鹿,一種野生的鹿,比喻野性難馴。
  • 赤墀:宮殿的臺階,這裏指朝廷。
  • 侍臣:在朝廷中侍奉皇帝的官員。
  • 剛狷性:剛直而急躁的性格。
  • 同塵:與世俗同流合污。
  • 貴相:顯貴的相貌或氣質。
  • 生禍因:招致災禍的原因。
  • 收取雲泉身:指歸隱山林,享受自然。雲泉,指山林間的雲霧和泉水。

翻譯

我不認識自己的面貌,是李放爲我畫了這幅真像。 仔細觀察畫像中的精神和骨骼,我應該是山中的隱士。 我的體質像蒲柳一樣容易衰老,我的性格像麋鹿一樣難以馴服。 爲什麼我會在朝廷的臺階上,五年如一日地做侍臣呢? 何況我性格剛直急躁,難以與世俗同流合污。 不僅沒有顯貴的相貌,還恐怕會因此招致災禍。 我應該早點離開,歸隱山林,享受自然。

賞析

這首作品是白居易對自己畫像的題詩,通過畫像來反思自己的身份和處境。詩中,白居易自謙地表示不認識自己的面貌,但通過畫像中的精神和骨骼,他認識到自己應該是山中的隱士。他形容自己的體質和性格,表達了對朝廷生活的不適應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的最後,白居易明確表示應該離開朝廷,歸隱山林,這反映了他對自由和自然的渴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厭倦和對自然的嚮往。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