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同病者
三十生二毛,早衰爲沈痾。
四十官七品,拙宦非由他。
年顏日枯槁,時命日蹉跎。
豈獨我如此,聖賢無奈何。
回觀親舊中,舉目尤可嗟。
或有終老者,沈賤如泥沙。
或有始壯者,飄忽如風花。
窮餓與夭促,不如我者多。
以此反自慰,常得心平和。
寄言同病者,回嘆且爲歌。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二毛:指頭髮斑白,即黑白相間的頭髮,常用來形容人開始衰老。
- 沈痾:指重病,久病。
- 拙宦:指官職低微,不稱心意的官職。
- 蹉跎:指時間白白過去,虛度光陰。
- 沈賤:指地位低下,卑微。
- 夭促:指早逝,壽命短促。
翻譯
三十歲時,我的頭髮已經開始斑白,這是早衰的跡象,因爲長期患病。四十歲時,我只是一個七品小官,這不是因爲其他原因,只是因爲我官運不佳。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的容顏日漸憔悴,我的命運也在不斷蹉跎。不只是我這樣,即使是聖賢也無可奈何。回頭看看我的親朋好友,他們的情況尤其令人嘆息。有些人一生都過着卑微的生活,如同泥沙一般不被人重視。有些人雖然年輕時風光一時,但很快就如風中的花瓣一樣飄散。那些貧窮飢餓、早逝的人,比我更不幸的還有很多。因此,我反而感到自我安慰,常常保持內心的平和。我想對那些和我有相同遭遇的人說,讓我們一起嘆息,並以此爲歌。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自己早衰和官運不佳的感慨,同時也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和人生命運的無常。詩中,白居易通過對比自己和周圍人的命運,表達了一種超脫和自我安慰的態度。他認識到,無論個人的努力如何,命運的安排往往難以預料和改變,因此選擇接受現實,保持內心的平和。這種態度體現了一種深刻的人生哲學,即在面對不可控的命運時,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堅韌,尋找生活中的慰藉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