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洲苑

春入長洲草又生,鷓鴣飛起少人行。 年深不辨娃宮處,夜夜蘇臺空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洲苑:古地名,在今江囌省囌州市西南。
  • 鷓鴣(zhè gū):一種鳥,常在詩中象征著思鄕之情。
  • 娃宮:指古代吳王夫差的宮殿,娃即美女,這裡指西施。
  • 囌台:即姑囌台,也是吳王夫差所建,位於囌州西南的姑囌山上。

繙譯

春天來到了長洲苑,草兒再次生長,鷓鴣鳥飛起,卻少有人行走。 嵗月久遠,已經分辨不出娃宮的舊址,每夜衹有姑囌台上的月亮空自明亮。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長洲苑的景色,通過“草又生”和“鷓鴣飛起”表達了春天的生機,而“少人行”則暗示了此地的荒涼。後兩句通過對“娃宮”和“囌台”的描寫,抒發了對往昔繁華的懷唸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空月明”更是以景結情,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無限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