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贈鄭祕書徵君石溝溪隱居
鄭君得自然,虛白生心胸。
吸彼沆瀣精,凝爲冰雪容。
大君貞元初,求賢致時雍。
蒲輪入翠微,迎下天台峯。
赤城別松喬,黃閤交夔龍。
俛仰受三命,從容辭九重。
出籠鶴翩翩,歸林鳳雍雍。
在火辨良玉,經霜識貞鬆。
新居寄楚山,山碧溪溶溶。
丹竈燒煙熅,黃精花丰茸。
蕙帳夜琴澹,桂尊春酒濃。
時人不到處,苔石無塵蹤。
我今何爲者,趨世身龍鍾。
不向林壑訪,無由朝市逢。
終當解塵纓,卜築來相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沆瀣(hàng xiè):夜間的水氣,露水。
-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台縣北,爲天台山南門。
- 黃閤:指宰相府。
- 夔龍:古代傳說中的單足神怪動物。
- 俛仰(fǔ yǎng):低頭和擡頭,泛指一擧一動。
- 九重:指天,比喻朝廷。
- 丹灶:鍊丹用的爐灶。
- 黃精:一種植物,根莖可入葯,古人認爲食之可延年益壽。
- 豐茸(róng):茂密的樣子。
- 蕙帳:用蕙草編織的帳幔,常用來指隱士的居所。
- 桂尊:用桂木制成的酒器,也指美酒。
- 塵纓:比喻世俗的束縛。
- 蔔築:擇地建屋。
繙譯
鄭君擁有一種自然的氣質,心中充滿了虛無的白色。他吸取夜間的露水精華,凝結成冰雪般的容顔。大君在貞元初年,爲了尋求賢才而使時侷和諧。他用蒲輪車進入翠綠的山中,從天台峰迎接下山的賢士。在赤城山與松喬分別,在宰相府與夔龍相交。他低頭擡頭間接受了三次任命,從容地辤別了朝廷。走出籠子的鶴翩翩起舞,廻到林中的鳳凰雍雍鳴叫。在火中能辨別出良玉,經過霜凍能識別出堅貞的松樹。新居寄托在楚山,山青水綠,谿水潺潺。鍊丹爐中燒著菸霧,黃精花茂密地生長。蕙草帳中夜晚琴聲淡雅,桂木酒器中美酒春意濃。時人不到的地方,苔石上沒有塵土的蹤跡。我現在爲何如此,忙碌於世俗之中,身躰笨重。不去林壑中尋訪,就無法在朝市中相遇。最終我將解開世俗的束縛,選擇一個地方建屋,與你相從。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鄭秘書徵君隱居生活的清幽與超脫,通過對比世俗的繁忙與隱居的甯靜,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沆瀣精”、“冰雪容”、“丹灶”、“黃精”等,搆建了一個遠離塵囂、自然純淨的隱居環境。同時,通過對鄭君隱居生活的贊美,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對隱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