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崔兒

掌珠一顆兒三歲,鬢雪千莖父六旬。 豈料汝先爲異物,常憂吾不見成人。 悲腸自斷非因劍,啼眼加昏不是塵。 懷抱又空天默默,依前重作鄧攸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掌珠:比喻極爲珍愛的人或物,這裏指心愛的兒子。
  • 鬢雪:指鬢髮如雪,形容年老。
  • 千莖:形容白髮之多。
  • 六旬:六十歲。
  • 異物:指死亡,人死後稱爲異物。
  • 成人:長大成人。
  • 悲腸自斷:形容極度的悲傷。
  • 啼眼:因哭泣而紅腫的眼睛。
  • 加昏:更加模糊不清。
  • 懷抱又空:指失去了心愛的兒子,懷抱空空如也。
  • 天默默:形容天意難測,命運無情。
  • 鄧攸身:鄧攸是東漢時期的人物,因無子而悲傷,後用來比喻無子的人。

翻譯

我心愛的兒子才三歲,就像掌中的明珠一樣珍貴;而我,鬢髮如雪,已經六十歲了。 沒想到你竟然先我而去,成爲異物,我常常擔心自己看不到你長大成人。 我的悲傷不是因爲劍傷,而是內心的痛苦;我的眼睛因爲哭泣而更加模糊,不是因爲塵埃。 懷抱中再次空空如也,天意難測,我只能像以前一樣,繼續過着無子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白居易對早逝兒子的深切哀悼和無盡思念。詩中,「掌珠」與「鬢雪」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兒子的珍愛和自身的年邁。後兩句通過對「悲腸自斷」和「啼眼加昏」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悲痛。結尾的「懷抱又空」和「鄧攸身」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因喪子而感到的孤獨和絕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