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掌珠:比喻極爲珍愛的人或物,這裏指心愛的兒子。
- 鬢雪:指鬢髮如雪,形容年老。
- 千莖:形容白髮之多。
- 六旬:六十歲。
- 異物:指死亡,人死後稱爲異物。
- 成人:長大成人。
- 悲腸自斷:形容極度的悲傷。
- 啼眼:因哭泣而紅腫的眼睛。
- 加昏:更加模糊不清。
- 懷抱又空:指失去了心愛的兒子,懷抱空空如也。
- 天默默:形容天意難測,命運無情。
- 鄧攸身:鄧攸是東漢時期的人物,因無子而悲傷,後用來比喻無子的人。
翻譯
我心愛的兒子才三歲,就像掌中的明珠一樣珍貴;而我,鬢髮如雪,已經六十歲了。 沒想到你竟然先我而去,成爲異物,我常常擔心自己看不到你長大成人。 我的悲傷不是因爲劍傷,而是內心的痛苦;我的眼睛因爲哭泣而更加模糊,不是因爲塵埃。 懷抱中再次空空如也,天意難測,我只能像以前一樣,繼續過着無子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白居易對早逝兒子的深切哀悼和無盡思念。詩中,「掌珠」與「鬢雪」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對兒子的珍愛和自身的年邁。後兩句通過對「悲腸自斷」和「啼眼加昏」的描寫,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悲痛。結尾的「懷抱又空」和「鄧攸身」則深刻反映了詩人因喪子而感到的孤獨和絕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讀來令人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