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戊申歲暮:指戊申年(公元828年)的年末。
- 囚閉:比喻受到限制,不能自由行動。
- 籠禽:關在籠子裏的鳥。
- 展張:展開,這裏指得到自由。
- 辜負:對不起,未能實現。
- 愚難料:愚昧無知,難以預測。
- 風波:比喻世間的紛擾和變動。
- 不禁:無法忍受。
- 差池:差錯,不幸。
- 抽簪:比喻辭官歸隱。
翻譯
七年如同囚禁般被束縛,只願一旦開籠便飛入林間。 幸運地展開今日的翅膀,不能辜負了往昔的心願。 人間的禍福愚昧難以預料,世上的風波年老無法承受。 萬一再有差錯如從前的事,又將後悔未能早日辭官歸隱。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對於自由的渴望和對過去選擇的反思。詩中,「七年囚閉作籠禽」形象地描繪了詩人長期受到的束縛,而「但願開籠便入林」則強烈地表達了他對自由的嚮往。後文通過對「人間禍福」和「世上風波」的感慨,反映了詩人對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最後,詩人以「萬一差池似前事,又應追悔不抽簪」作結,表達了對過去未能及時抽身而感到的遺憾,同時也暗示了對未來可能再次陷入困境的擔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白居易晚年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