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逢秋招客夜酌

不見詩酒客,臥來半月餘。 合和新葯草,尋檢舊方書。 晚霽煙景度,早涼窗戶虛。 雪生衰鬢久,秋入病心初。 臥簟蘄竹冷,風襟邛葛疏。 夜來身校健,小飲復何如。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合和:調和。
  • 尋檢:查找。
  • 晚霽:傍晚天氣放晴。
  • 煙景:煙霧繚繞的景色。
  • 早涼:初秋的涼爽。
  • 窗戶虛:窗戶空曠,指沒有遮擋。
  • 衰鬢:衰老的頭髮。
  • 病心:因病而感到的心境。
  • 臥簟:躺在竹蓆上。
  • 蘄竹:一種竹子,此處指用這種竹子製成的席子。
  • 風襟:風吹拂的衣襟。
  • 邛葛:一種葛布,此處指用這種布料製成的衣服。
  • 校健:稍微恢復健康。

翻譯

我已半月未見詩酒之友,獨自臥牀。調和新的藥草,查找舊時的藥方。傍晚天氣放晴,煙霧繚繞的景色漸顯,初秋的涼爽使窗戶顯得空曠。白髮已久,秋意初入,病中心境更感淒涼。躺在冰冷的竹蓆上,風吹拂着葛布衣襟,感覺疏離。夜深人靜,身體稍感恢復,小酌一番,不知如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病中孤獨的生活狀態和對自然變化的敏感感受。詩中,「合和新葯草,尋檢舊方書」反映了詩人對病痛的無奈和對健康的渴望。傍晚的煙景和早涼的窗戶,勾畫出一幅靜謐而略帶淒涼的秋日景象。詩末的「夜來身校健,小飲復何如」則透露出詩人對生活的一絲樂觀和自我慰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病痛的深刻體驗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