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岸幘(àn zé):指將頭巾推起露出前額,形容態度灑脫,不拘束。
- 匡牀:方正的牀。
- 落花朝:指春天花落時節的早晨。
- 濁水清塵:比喻兩個世界或兩種截然不同的人。
- 高鵬低鴳:高飛的大鵬和低飛的鴳雀,比喻志向和地位的差異。
-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卜:預料,希望。
翻譯
在明月之夜,我灑脫地推起頭巾,靜靜地交談;在春天花落的早晨,我安然地躺在方正的牀上。 二三月的春天,我總是多睡一會兒;七八年來,我已不再早起上朝。 濁水和清塵難以相會,高飛的大鵬和低飛的鴳雀各自逍遙。 眼看你又要飛上青雲,我只希望能與你同牀共枕再多幾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楊六侍御相聚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閒適生活的嚮往。詩中「岸幘靜言明月夜」和「匡牀閒臥落花朝」描繪了詩人與友人相聚的寧靜與美好,而「濁水清塵難會合,高鵬低鴳各逍遙」則反映了世間的差異與各自的生活狀態。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人即將離去的不捨,以及希望能與友人多相聚的願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