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 · 其七 · 江上笛

江上何人夜吹笛,聲聲似憶故園春。 此時聞者堪頭白,況是多愁少睡人。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酬和:指以詩歌相互贈答。
  • 元九:指元稹,是白居易的好友,九是他的排行。
  • 東川路:地名,今四川省東部。
  • 故園:指詩人的故鄉。
  • 堪頭白:形容極度悲傷,頭髮都白了。

翻譯

在江上,是何人在夜晚吹奏笛子,那笛聲似乎在回憶着故鄉的春天。此刻聽到這笛聲的人,頭髮都因悲傷而變白,更何況是那些滿懷憂愁、難以入睡的人。

賞析

這首詩通過夜晚江上的笛聲,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深深思念和無法排解的憂愁。詩中「聲聲似憶故園春」一句,巧妙地將笛聲與對故鄉春天的回憶聯繫起來,增強了詩歌的情感表達。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聞者」和「多愁少睡人」的反應,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憂愁的氛圍,展現了詩人對故鄉的無限眷戀和內心的孤獨與苦悶。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