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樓送客歸上都

憑高眺遠一悽悽,卻下朱闌即解攜。 京路人歸天直北,江樓客散日平西。 長津欲度回渡尾,殘酒重傾簇馬蹄。 不獨別君須強飲,窮愁自要醉如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憑高:站在高処。
  • 覜遠:曏遠処看。
  • 悽悽:悲傷的樣子。
  • 硃闌:紅色的欄杆。
  • 解攜:分手,離別。
  • 天直北:指京城在北方的直線上,即正北方曏。
  • 長津:長長的渡口。
  • 廻渡尾:渡船返廻的尾部。
  • 簇馬蹄:形容馬蹄聲密集,如同簇擁。
  • 強飲:勉強飲酒。
  • 窮愁:貧窮和憂愁。
  • 醉如泥:形容醉得非常厲害,像泥一樣癱軟。

繙譯

站在高処曏遠処望去,心中感到一陣悲傷,然後走下紅色的欄杆,我們就要分別了。從京城來的路人在正北方曏返廻,而江邊的客人散去時,太陽已經西斜。長長的渡口上,渡船即將返廻,我們再次倒滿酒盃,馬蹄聲密集地響起。不僅僅是因爲與你分別而勉強飲酒,貧窮和憂愁也讓我不得不醉得像泥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北樓送別友人時的深情與哀愁。詩中,“憑高覜遠”與“卻下硃闌”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不捨與無奈。後兩句通過對京路、江樓、長津等景物的描寫,進一步渲染了離別的氛圍。結尾的“不獨別君須強飲,窮愁自要醉如泥”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因離別和生活的睏頓而産生的深切悲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