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中早春
南山雪未盡,陰嶺留殘白。
西澗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東風來幾日,蟄動萌草坼。
潛知陽和功,一日不虛擲。
愛此天氣暖,來拂溪邊石。
一坐欲忘歸,暮禽聲嘖嘖。
蓬蒿隔桑棗,隱映煙火夕。
歸來問夜餐,家人烹薺麥。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陰嶺:山嶺的北面。
- 春溜:春水。
- 蟄動:指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
- 萌草坼:草木發芽。
- 潛知:暗中感知。
- 陽和:春天的溫暖氣息。
- 虛擲:浪費。
- 拂:輕輕擦過。
- 嘖嘖:形容鳥鳴聲。
- 蓬蒿:野草。
- 隱映:隱約映照。
- 薺麥:薺菜和麥飯。
翻譯
南山上的雪還未完全融化,山嶺的北面還殘留着白色。 西澗的冰已經消融,春水帶着新綠流淌。 東風吹來不過幾日,冬眠的動物開始活動,草木發芽。 暗中感知到春天的溫暖氣息,每一天都不浪費。 喜愛這溫暖的天氣,來到溪邊輕輕拂過石頭。 一坐下來就忘了歸去,傍晚的鳥鳴聲嘖嘖作響。 野草隔着桑樹和棗樹,隱約映照着傍晚的煙火。 回到家中詢問晚餐,家人正在烹製薺菜和麥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初至的景象,通過南山殘雪、西澗春水、東風萌動等自然元素,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到來的喜悅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詩中「一坐欲忘歸」展現了詩人沉浸於自然美景中的忘我狀態,而「暮禽聲嘖嘖」和「蓬蒿隔桑棗」則增添了詩意的氛圍。結尾的「家人烹薺麥」溫馨而樸實,反映了詩人對家庭生活的滿足和對簡單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詩歌中常見的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主題。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早春送太常殷簿考績還南都 》 —— [ 明 ] 皇甫汸
- 《 次韻元復初春思三首 》 —— [ 元 ] 袁桷
- 《 和樂天早春見寄 》 —— [ 唐 ] 元稹
- 《 早春周贊皇郡丞攜二子並呂胡兩文學見訪 》 —— [ 明 ] 釋函是
- 《 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 其九 》 —— [ 宋 ] 劉克莊
- 《 早春寄柬謝宇中 》 —— [ 明 ] 何璧
- 《 次韻歐陽叔向寺丞早春呈周子發知縣 》 —— [ 宋 ] 王庭圭
- 《 新春贈李司封子藩用助甫韻五首 》 —— [ 明 ] 宗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