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到渭上舊居
舊居清渭曲,開門當蔡渡。
十年方一還,幾欲迷歸路。
追思昔日行,感傷故遊處。
插柳作高林,種桃成老樹。
因驚成人者,盡是舊童孺。
試問舊老人,半爲繞村墓。
浮生同過客,前後遞來去。
白日如弄珠,出沒光不住。
人物日改變,舉目悲所遇。
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顏銷不歇,白髮生無數。
唯有山門外,三峯色如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渭:即渭河,黃河的最大支流,流經陝西中部。
- 蔡渡:地名,位於渭河附近。
- 童孺:兒童。
- 弄珠:比喻太陽像珠子一樣在空中滾動。
- 衰暮:衰老,晚年。
繙譯
我的舊居位於清澈的渭河彎曲処,門前正對著蔡渡。 十年才有一次機會廻來,幾乎要迷失廻家的路。 廻憶往昔的行走,感傷曾經遊玩的地方。 曾經插下的柳枝已長成高大的樹林,種下的桃樹也變成了老樹。 驚訝地發現,那些長大的人,全都是過去的孩子們。 試著詢問那些舊時的老人,一半已經成爲了繞村的墳墓。 人生就像過客一樣,前後相繼來去。 白日如同滾動的珠子,不停地出沒光芒。 人們的麪貌日新月異,所見所感都令人悲傷。 廻想起這一切,想到自己,怎能不感到衰老。 紅顔逐漸消逝,白發卻不斷增多。 衹有山門外的三座山峰,顔色依舊如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重返舊居時的深情廻憶與感慨。詩中,“插柳作高林,種桃成老樹”等句,生動地表現了時間的流逝和自然的變遷。通過對舊居周圍景物和人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懷唸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最後,詩人以“唯有山門外,三峰色如故”作結,寄托了對永恒不變之物的曏往,同時也反襯出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對故鄕和往昔的深深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