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我年三首

我年五十七,榮名得幾許。甲乙三道科,蘇杭兩州主。 才能本淺薄,心力虛勞苦。可能隨衆人,終老於塵土。 我年五十七,歸去誠已遲。歷官十五政,數若珠累累。 野萍始賓薦,場苗初縶維。因讀管蕭書,竊慕大有爲。 及遭榮遇來,乃覺才力羸。黃紙詔頻草,朱輪車載脂。 妻孥及僕使,皆免寒與飢。省躬私自愧,知我者微之。 永懷山陰守,未遂嵩陽期。如何坐留滯,頭白江之湄。 我年五十七,榮名得非少。報國竟何如,謀身猶未了。 昔嘗速官謗,恩大而懲小。一黜鶴辭軒,七年魚在沼。 將枯鱗再躍,經鎩翮重矯。白日上昭昭,青雲高渺渺。 平生頗同病,老大宜相曉。紫綬足可榮,白頭不爲夭。 夙懷慕箕潁,晚節期鬆筱。何當闕下來,同拜陳情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乙三道科:指科舉考試中的甲、乙、丙三科,這裏泛指科舉考試。
  • 蘇杭兩州主:指在蘇州和杭州擔任官職。
  • 心力:心思和精力。

翻譯

我今年五十七歲,所得到的榮譽和名聲又有多少呢?我通過了科舉考試,曾在蘇州和杭州擔任過官職。我的才能本就不深,卻耗費了大量的心思和精力。我可能只是隨波逐流,最終老死在塵世之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白居易對自己一生的反思和感慨。詩中,他回顧了自己的成就,包括通過科舉考試和在蘇杭任職的經歷,但同時也坦誠自己的纔能有限,生活充滿勞苦。最後,他表達了一種對未來的無奈和接受,認爲自己可能只是平凡地度過一生,最終歸於塵土。這種自省和坦誠的態度,反映了白居易深沉的人生觀和對命運的深刻理解。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