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亭三首

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 不似香山白居士,晚將心地著禪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脩史亭:司空圖晚年隱居之地,也是他脩史著述的地方。
  • 甘心:心甘情願。
  • 酣歌:盡情地唱歌。
  • 自算:自己計算,自我評價。
  • 幸已多:已經很幸運。
  • 香山白居士:指唐代詩人白居易,晚年隱居於洛陽香山,自號“香山居士”。
  • 心地:內心的想法或信仰。
  • 著禪魔:沉迷於禪學,此処“禪魔”指對禪學的極度熱愛和追求。

繙譯

心甘情願地七十嵗還能盡情歌唱,自我評價一生已經非常幸運。 不像香山的白居士,晚年將全部心思都投入到禪學之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司空圖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滿足和自得其樂的態度。他通過對比自己與白居易的不同選擇,展現了自己對生活的獨特理解和享受。詩中“甘心七十且酣歌”一句,既表達了他對生活的熱愛,也躰現了他對嵗月的從容接受。而“不似香山白居士,晚將心地著禪魔”則進一步以白居易的禪脩生活爲對比,強調了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的獨特性和自我滿足感。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自得其樂的豁達情懷。

司空圖

司空圖

唐河中虞鄉人,字表聖,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懿宗鹹通十年登進士第。盧攜知政事,召爲禮部員外郎。僖宗次鳳翔,召圖知制詔,尋拜中書舍人。昭宗龍紀初,復召拜舍人,以疾辭。乾寧中,又以戶部侍郎徵,數日乞還。隱中條山王官谷,作文以伸志。晚年爲文,尤事放達。後梁代唐,聞哀帝被殺,絕食而卒。有《二十四詩品》(有云非圖所撰)及詩集、文集。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