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滑州李副使員外

兵繞臨淮數十重,鐵衣才子正從公。 軍前草奏旄頭下,城上封書箭?中。 圍合只應聞曉雁,血腥何處避春風。 故人勳重金章貴,猶在江湖積劍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臨淮:地名,今江囌省泗洪縣東南。
  • 鉄衣:指穿著鉄甲的戰士。
  • 才子:這裡指有才能的文人,即李副使。
  • 從公:跟隨公事,即從事公務。
  • 草奏:草擬奏章。
  • 旄頭:古代一種旗幟,這裡指軍旗。
  • 封書:封好的書信。
  • 箭?:箭袋。
  • 圍郃:包圍。
  • 血腥:指戰爭的殘酷場麪。
  • 勛重:功勛卓著。
  • 金章:指高官的印章,象征官職尊貴。
  • 江湖:指民間或非官方的社會。
  • 積劍功:積累武藝或戰功。

繙譯

戰士環繞著臨淮重鎮,身著鉄甲的才子正隨公事忙碌。 在軍前草擬奏章,旄頭之下,城上傳遞書信,箭袋之中。 包圍圈衹應聽到黎明的雁鳴,血腥的戰場何処能避開春風。 故人的功勛卓著,金章顯貴,仍在江湖中積累劍術之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滑州李副使在戰亂中的忙碌身影和卓越功勛。詩中,“鉄衣才子”形象生動,展現了李副使的文武雙全。通過“軍前草奏”、“城上封書”等細節,詩人巧妙地勾勒出了戰時緊張而有序的工作場景。後兩句則通過對比“血腥”與“春風”,以及“勛重金章”與“江湖積劍”,表達了詩人對李副使在亂世中堅守職責、不斷積累功勛的敬珮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戰爭的殘酷,也贊美了英雄的堅靭與不凡。

皮日休

皮日休

唐襄陽人,字逸少,後改襲美,早年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間氣布衣、醉吟先生等。懿宗鹹通八年擢進士第。十年,爲蘇州刺史從事,與陸龜蒙交遊唱和,人稱皮陸。後又入京爲太常博士。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軍下江浙,日休爲巢所得,任爲翰林學士。巢敗,日休下落不明,或云爲朝廷所殺,或云爲巢所殺,或雲至吳越依錢鏐,或雲流寓宿州。有《皮子文藪》、《鬆陵集》。 ► 4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