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遇天寶樂叟
白頭病叟泣且言,祿山未亂入梨園。
能彈琵琶和法曲,多在華清隨至尊。
是時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千官起居環佩合,萬國會同車馬奔。
金鈿照耀石甕寺,蘭麝薰煮溫湯源。
貴妃宛轉侍君側,體弱不勝珠翠繁。
冬雪飄颻錦袍暖,春風盪漾霓裳翻。
歡娛未足燕寇至,弓勁馬肥胡語喧。
豳土人遷避夷狄,鼎湖龍去哭軒轅。
從此漂淪落南土,萬人死盡一身存。
秋風江上浪無限,暮雨舟中酒一尊。
涸魚久失風波勢,枯草曾沾雨露恩。
我自秦來君莫問,驪山渭水如荒村。
新豐樹老籠明月,長生殿闇鎖春雲。
紅葉紛紛蓋欹瓦,綠苔重重封壞垣。
唯有中官作宮使,每年寒食一開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祿山:指安祿山,唐朝末年的叛亂領袖。
- 梨園:古代戲曲演員的聚集地,這裏指皇家樂團。
- 琵琶:一種絃樂器。
- 法曲:古代的一種音樂曲目。
- 華清:華清宮,唐朝皇帝的避暑勝地。
- 至尊:指皇帝。
- 金鈿:金制的裝飾品。
- 石甕寺:寺廟名。
- 蘭麝:香料。
- 溫湯源:溫泉。
- 貴妃:指楊貴妃,唐玄宗的寵妃。
- 宛轉:柔順的樣子。
- 不勝:承受不住。
- 珠翠:珠寶和翠玉,指華麗的裝飾。
- 燕寇:指安祿山的叛軍。
- 豳土:指陝西一帶。
- 鼎湖:地名,傳說中黃帝昇天的地方。
- 軒轅:黃帝的別稱。
- 漂淪:漂泊流離。
- 涸魚:乾涸的魚,比喻困境中的人。
- 風波:比喻世事變遷。
- 雨露恩:比喻皇帝的恩澤。
- 中官:宮中的太監。
- 宮使:宮中的使者。
- 寒食:清明節前一天,古代有禁火的習俗。
翻譯
白髮蒼蒼的病弱老人哭泣着向我訴說,安祿山叛亂之前,他曾是皇家梨園的樂師。他能彈奏琵琶,演奏法曲,常常在華清宮隨侍皇帝。那時天下太平已久,每年十月皇帝都會坐在朝元殿上。千官朝拜,環佩叮噹,萬國使節匯聚,車馬奔騰。金鈿在石甕寺中閃耀,蘭麝香料在溫泉源頭薰煮。楊貴妃柔順地侍奉在皇帝身旁,她體態柔弱,承受不住繁複的珠寶裝飾。冬雪飄飄,錦袍溫暖;春風吹拂,霓裳飄動。歡樂尚未滿足,燕地的叛軍就來了,弓箭強勁,馬匹肥壯,胡人的語言喧鬧。陝西的人民遷徙以躲避外族,黃帝在鼎湖昇天,人們哭泣着告別。從此,他漂泊流離到了南方,無數人死去,只有他一人倖存。秋風中江上的波浪無窮無盡,暮雨中船上的一杯酒。乾涸的魚已經失去了風波的力量,枯草曾被雨露滋潤。我從秦地來,你不要問我,驪山渭水如同荒村。新豐的老樹籠罩着明月,長生殿暗淡無光,春雲被鎖。紅葉紛紛覆蓋着傾斜的瓦片,綠苔重重封住了破敗的牆垣。只有宮中的太監作爲宮使,每年寒食節時打開門一次。
賞析
這首詩通過一位曾經在皇家樂團中服務的老人之口,回憶了唐朝天寶年間的盛世景象和隨後的戰亂衰敗。詩中描繪了太平盛世的繁華與歡樂,以及戰亂後的淒涼與孤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老人的遭遇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個人命運的無奈。白居易以其深情的筆觸,表達了對往昔盛世的懷念和對戰亂的悲憫,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洞察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