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令狐僕射小飲聽阮咸

掩抑復悽清,非琴不是箏。 還彈樂府曲,別佔阮家名。 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 落盤珠歷歷,搖佩玉琤琤。 似勸杯中物,如含林下情。 時移音律改,豈是昔時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掩抑:壓抑,抑制。
  • 淒清:淒涼而清冷。
  • 樂府曲:古代音樂官署採集的民間音樂和詩歌。
  • 阮家名:指阮鹹,一種類似琵琶的樂器,因阮籍、阮鹹叔姪善彈而得名。
  • 古調:古代的曲調。
  • 滿座:全場。
  • 珠歷歷:形容聲音清脆,如珠子落地。
  • 搖珮:搖動的玉珮,形容聲音清脆。
  • 玉琤琤:玉器相擊的聲音,形容聲音清脆悅耳。
  • 盃中物:指酒。
  • 林下情:隱居山林的情懷。
  • 音律:音樂的節奏和鏇律。

繙譯

壓抑而又淒清,這聲音既不是琴也不是箏。 依然彈奏著樂府的曲子,卻特別佔用了阮家的名字。 這古調有誰能夠辨識,初次聽到讓全場都感到驚訝。 聲音清脆如珠子落地,悅耳如搖動的玉珮。 倣彿在勸人品嘗盃中的美酒,又像含著隱居山林的情懷。 隨著時間的推移,音樂的節奏和鏇律已經改變,這難道還是昔日的聲音嗎?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和描繪,展現了阮鹹音樂的獨特魅力和歷史變遷。白居易巧妙地運用“掩抑複淒清”來形容阮鹹音樂的獨特風格,既非琴也非箏,卻有著自己的韻味。詩中“古調何人識,初聞滿座驚”表達了阮鹹音樂的古老和震撼力,而“落磐珠歷歷,搖珮玉琤琤”則生動描繪了音樂的清脆悅耳。最後,詩人感慨音樂隨時間而變,暗示了傳統與現代的沖突,表達了對古調的懷唸和對變遷的感慨。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