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鬆
堂下何所有,十鬆當我階。
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臺。
朝昏有風月,燥溼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悽悽。
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
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爲人所咍。
一家二十口,移轉就鬆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
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
未稱爲鬆主,時時一愧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槭槭 (qì qì):形容樹葉搖動的聲音。
- 蓑蓑 (suō suō):形容樹葉茂密的樣子。
- 皚皚 (ái ái):形容雪白的樣子。
- 儕 (chái):同類,同輩。
- 咍 (hāi):嘲笑,譏笑。
- 襟 (jīn):衣襟,這裏指心情。
- 俗士 (sú shì):世俗之人。
翻譯
堂下有什麼呢?十棵松樹正對着我的臺階。它們雜亂無章地站立,高低不一。高的有三丈長,矮的只有十尺低。它們像野生的植物,不知是誰栽種的。青瓦屋與它們相接,白沙臺承接着它們。無論是清晨還是黃昏,都有風月相伴,乾燥溼潤之間沒有塵土。秋天,它們的葉子發出疏疏落落的聲音,夏天則帶來涼爽的陰影。春天深處的微雨之夜,滿樹葉子像珍珠一樣密集。歲末大雪天,樹枝被雪覆蓋,潔白無瑕。四季各有不同的景緻,其他樹木無法與之相比。去年我買了這所宅子,常被人嘲笑。一家二十口人,搬來靠近松樹。搬來有什麼收穫呢?只是讓煩惱的心情得以舒展。這些松樹就是我的益友,何必非要結交賢才呢?看看我,還是一個世俗之人,身着冠帶,沾滿塵埃。我還沒有資格稱爲松樹的主人,時常因此感到一絲愧疚。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庭院中的松樹,通過四季變化的描寫,展現了松樹的堅韌和美麗。詩人通過對松樹的讚美,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詩中「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一句,深刻反映了詩人通過與自然的親近來尋求心靈慰藉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體現了白居易詩歌的平易近人和深情厚意。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
白居易的其他作品
- 《 閒題家池寄王屋張道士 》 —— [ 唐 ] 白居易
- 《 新樂府華原磬刺樂工非其人也 》 —— [ 唐 ] 白居易
- 《 新樂府 驪宮高 美天子重惜人之財力也 》 —— [ 唐 ] 白居易
- 《 委順 》 —— [ 唐 ] 白居易
- 《 送唐州崔使君侍親赴任 》 —— [ 唐 ] 白居易
- 《 初致仕後戲酬留守牛相公並呈分司諸寮友 》 —— [ 唐 ] 白居易
- 《 同諸客題於家公主舊宅 》 —— [ 唐 ] 白居易
- 《 八月十五日夜聞崔大員外翰林獨直對酒玩月因懷禁中清景偶題是詩 》 —— [ 唐 ]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