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四月一日天,花稀葉陰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聲樂。 麥風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節或蹉跎,遊心稍牢落。 春華信爲美,夏景亦未惡。 颭浪嫩青荷,重欄晚紅藥。 吳宮好風月,越郡多樓閣。 兩地誠可憐,其奈久離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泥新:指燕子築巢用的泥土新鮮。
  • 颭浪:風吹動水麪。
  • 牢落:孤寂,無聊。
  • 蹉跎:虛度光隂。
  • (zhǎn):風吹顫動。
  • 離索:離別後的孤獨。

繙譯

四月的第一天,天空晴朗,花兒稀少而葉子隂影稀薄。 燕子忙碌地用新鮮的泥土築巢,蜜蜂的聲音因爲蜜熟而顯得快樂。 麥田裡的風輕輕地吹著,稻田的水麪平靜無波。 美好的節日或許會被虛度,遊玩的心情也變得孤寂無聊。 春天的花朵確實美麗,但夏天的景色也不差。 微風吹動著嫩綠的荷葉,晚霞映照著重欄上的紅葯花。 吳地有美好的風景和月色,越地則有許多樓閣。 兩地的景色都十分迷人,奈何我們長久分離,感到孤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四月一日的自然景色,通過對比春天的花朵和夏天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泥新燕影忙,蜜熟蜂聲樂”生動描繪了春天的生機,而“颭浪嫩青荷,重欄晚紅葯”則展現了夏日的靜美。最後,詩人通過對兩地美景的贊美,抒發了因離別而感到的孤獨和思唸之情。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詩歌的獨特魅力。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