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朝回與王鍊師遊南山下

藹藹春景餘,峨峨夏雲初。 躞蹀退朝騎,飄颻隨風裾。 晨從四丞相,入拜白玉除。 暮與一道士,出尋青溪居。 吏隱本齊致,朝野孰雲殊。 道在有中適,機忘無外虞。 但愧煙霄上,鸞鳳爲吾徒。 又慚雲林間,鷗鶴不我疏。 坐傾數杯酒,臥枕一卷書。 興酣頭兀兀,睡覺心於於。 以此送日月,問師爲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藹藹(ǎi ǎi):形容春光和煦。
  • 峨峨(é é):形容山勢高聳或雲層厚重。
  • 躞蹀(xiè dié):形容小步行走的樣子。
  • 飄颻(piāo yáo):形容飄動、飄揚。
  • 白玉除:指皇宮的臺階,這裏代指朝廷。
  • 吏隱:指官吏隱退。
  • 機忘:指忘卻世俗的機巧。
  • 煙霄:指高空。
  • 鷗鶴:指隱士或仙人的伴侶。
  • 兀兀(wù wù):形容頭腦昏沉。
  • 睡覺(jué shuì):醒來。
  • 心於於:形容心境寧靜、自在。

翻譯

春光和煦的景色還未盡,高聳的夏雲已初現。 小步退朝的騎者,飄揚的衣襟隨風擺動。 清晨隨四位丞相,步入皇宮的臺階。 傍晚與一位道士,尋訪青溪邊的居所。 官吏隱退本是同一種境界,朝野之間誰又能說有差別。 在有中找到適意,忘卻世俗的機巧,無憂無慮。 只是愧對高空中的鸞鳳,它們是我的同道。 又慚愧雲林間的鷗鶴,它們並不疏遠我。 坐着暢飲幾杯酒,躺下枕着一卷書。 興致高漲時頭腦昏沉,醒來時心境寧靜自在。 以此度過日月,請問師傅這是爲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在春末夏初的閒適生活,通過對比朝堂與山林的生活,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超脫。詩中「吏隱本齊致,朝野孰雲殊」一句,體現了詩人對官場與隱逸生活本質相同的認識,強調了內心的自在與適意。結尾的「以此送日月,問師爲何如」則流露出對這種生活方式的滿足和對更高境界的探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情懷。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