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篇

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謂土狹,勿謂地偏。 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橋有船。有書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白鬚飄然。識分知足,外無求焉。如鳥擇木,姑務巢安。 如龜居坎,不知海寬。靈鶴怪石,紫菱白蓮。皆吾所好,盡在吾前。 時飲一杯,或吟一篇。妻孥熙熙,雞犬閒閒。優哉遊哉,吾將終老乎其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ǒu):老人。
  • 識分知足:明白自己的本分,知道滿足。
  • 妻孥(nú):妻子和兒女。
  • 熙熙:和樂的樣子。
  • 閒閒:悠閒自在。

翻譯

我有一座十畝的宅院,五畝的園子。園中有一池清水,千竿翠竹。不要說土地狹小,也不要說地處偏僻。這裏足夠容納我的身體,足夠讓我休息肩膀。有廳堂,有庭院,有橋樑,有船隻。有書籍,有美酒,有歌聲,有琴絃。

園中有一位老人,白鬚飄飄。他明白自己的本分,知道滿足,對外界無所求。就像鳥兒選擇樹木築巢,只求安定;像烏龜住在水坑裏,不知海洋的廣闊。靈動的鶴,奇異的石頭,紫色的菱角,白色的蓮花,都是我所喜愛的,都在我眼前。

我時常飲一杯酒,或吟一首詩。妻子和兒女和樂融融,雞犬悠閒自在。我在這裏優哉遊哉,打算在這裏終老。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白居易理想中的田園生活。他通過對比「土狹」與「地偏」的否定,強調了內心的滿足和寧靜。詩中的「叟」形象,代表了詩人自己,他滿足於現狀,不求外物,體現了道家的知足常樂思想。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如「靈鶴怪石,紫菱白蓮」,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欣賞和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和諧的追求。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