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翰林張學士嶺南勒聖碑

漢恩天外洽,周頌日邊稱。 文獨司空羨,書兼太尉能。 出關逢北雁,度嶺逐南鵬。 使者翰林客,餘春歸灞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周頌:《詩經》的一部分,主要是西周初年的作品,多爲歌頌祖先功德和祈求神靈保佑的詩篇。
  • 日邊:比喻皇帝身邊或朝廷。
  • 司空:古代官職名,這裏指詩人自己,司空曙。
  • 太尉:古代官職名,掌管軍事。
  • 北雁:北方的雁,常用來象徵秋天的到來或遠方的消息。
  • 南鵬:南方的鵬鳥,象徵着遠大的志向或旅程。
  • 翰林:古代官職,負責起草詔令,參與機要,是皇帝的文學侍從。
  • 灞陵:地名,在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古代文人常在此送別。

翻譯

漢朝的恩澤廣被天外,周朝的頌歌在日邊迴響。 文采獨讓我這司空羨慕,書法則兼有太尉之能。 出關時遇見北方的雁羣,越過山嶺追逐南方的鵬鳥。 作爲使者的翰林學士,在餘下的春日裏歸向灞陵。

賞析

這首詩是司空曙送別翰林學士張先生前往嶺南刻碑的作品。詩中,「漢恩天外洽,周頌日邊稱」展現了詩人對漢朝恩澤的讚美和對周朝頌歌的懷念,同時也隱喻了張學士的使命重大,如同古代的頌歌一樣,將在朝廷中留下美名。後兩句通過對「北雁」和「南鵬」的描繪,形象地表達了張學士的旅途艱辛與遠大志向。最後兩句則表達了詩人對張學士的敬意和對其歸途的祝願,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對灞陵的深情,灞陵作爲古代文人送別之地,增添了詩中的離愁別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歷史的緬懷。

司空曙

司空曙

司空曙,字文明,或作文初。廣平(今河北永年縣東南)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唐代詩人。約唐代宗大曆初前後在世。大曆年進士,磊落有奇才,與李約爲至交。性耿介,不幹權要。家無擔石,晏如也。嘗因病中不給,遣其愛姬。韋辠節度劍南,闢致幕府。授洛陽主簿。未幾,遷長林縣丞。累官左拾遺。終水部郎中。其詩樸素真摯,情感細膩,多寫自然景色和鄉情旅思,詩風閒雅疏淡。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