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新館

曾爲白社羈遊子,今作朱門醉飽身。 十萬戶州尤覺貴,二千石祿敢言貧。 重裘每念單衣士,兼味嘗思旅食人。 新館寒來多少客,欲回歌酒暖風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社:古代隱士的居所,這裏指貧窮的住處。
  • 朱門:古代富貴人家的門,這裏指富貴的生活。
  • 十萬戶州:指管理着十萬戶的大州,意味着官職顯赫。
  • 二千石祿:古代官員的俸祿,二千石是高級官員的俸祿,這裏表示官職高。
  • 重裘:厚重的皮衣,指富貴人家的保暖衣物。
  • 單衣士:穿着單薄衣服的士人,指貧窮的讀書人。
  • 兼味:多樣的食物,指豐盛的飲食。
  • 旅食人:在外流浪,靠吃別人施捨的人。

翻譯

曾經我是貧窮住處的流浪者,如今成了富貴人家的飽食之身。 管理着十萬戶的大州,我感到自己尤爲尊貴,擁有二千石的高俸祿,我怎敢說自己貧窮。 每當穿上厚重的皮衣,我就會想起那些穿着單薄衣服的士人,品嚐着豐盛的飲食,我也會想起那些在外流浪,靠吃別人施捨的人。 新館裏來了多少客人,我想要用歌聲和美酒來溫暖這風塵僕僕的旅途。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白居易對自己從貧窮到富貴的轉變的感慨。詩中,「白社」與「朱門」形成鮮明對比,反映了詩人生活的巨大變化。詩人雖然身居高位,享受着富貴,但內心仍然保持着對貧窮士人和流浪者的同情和關懷。詩的最後兩句,詩人表達了對客人的歡迎,希望通過歌聲和美酒來溫暖客人的心,也體現了他的人文關懷和寬廣的胸懷。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