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蘇州至常州荅賈舍人

杭城隔歲轉蘇臺,還擁前時五馬回。 厭見簿書先眼合,喜逢杯酒暫眉開。 未酬恩寵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來。 一別承明三領郡,甘從人道是粗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隔歲:隔了一年。
  • 蘇臺:指蘇州。
  • 五馬:古代太守的代稱,這裏指白居易自己。
  • 簿書:官府中的文書簿冊。
  • 眉開:形容心情愉快,眉頭舒展。
  • 恩寵:皇帝的寵愛和賞識。
  • 領郡:擔任郡守。
  • 粗才:自謙之詞,意指自己的才能平庸。

翻譯

隔了一年,我從杭州城轉到了蘇州,再次以太守的身份回到這裏。 厭倦了官府的文書工作,一見到就感到疲憊,但遇到酒杯時,心情會暫時舒展。 雖然未能報答皇帝的恩寵,歲月已經空去,想要建立功名,命運卻不允許。 自從離開京城,我已經三次擔任郡守,甘願承認自己是個平庸之才。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唐代任職期間的作品,表達了他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詩中,「厭見簿書先眼合」一句,生動地描繪了他對繁瑣公務的厭煩;「喜逢杯酒暫眉開」則透露出他在忙碌之餘尋求片刻慰藉的心情。後兩句「未酬恩寵年空去,欲立功名命不來」深刻反映了詩人對未能報答皇恩和實現個人抱負的遺憾。最後,「一別承明三領郡,甘從人道是粗才」自謙地總結了自己的仕途經歷,流露出一種淡泊名利、接受命運安排的豁達態度。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深沉的內心世界和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