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中丞

百人無一直,百直無一遇。 借問遇者誰,正人行得路。 中丞薜存誠,守直心甚固。 皇明燭如日,再使秉王度。 奸豪與佞巧,非不憎且懼。 直道漸光明,邪謀難蓋覆。 每因匪躬節,知有匡時具。 張爲墜網綱,倚作頹檐柱。 悠哉上天意,報施紛回互。 自古已冥茫,從今尤不諭。 豈與小人意,昏然同好惡。 不然君子人,何反如朝露。 裴相昨已夭,薛君今又去。 以我惜賢心,五年如旦暮。 況聞善人命,長短系運數。 今我一涕零,豈爲中丞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百人無一直:一百個人中沒有一個正直的人。
  • 百直無一遇:一百個正直的人中沒有一個得到應有的待遇。
  • 正人:正直的人。
  • 中丞:古代官職名,這裡指薜存誠。
  • 守直:堅守正直。
  • 皇明:皇帝的英明。
  • 燭如日:比喻皇帝的英明如日光普照。
  • 秉王度:遵守王法。
  • 奸豪:奸詐的權貴。
  • 佞巧:諂媚巧言的人。
  • 邪謀:邪惡的計謀。
  • 匪躬節:不顧個人安危的節操。
  • 匡時具:匡正時弊的能力。
  • 墜網綱:比喻陷入睏境。
  • 頹簷柱:比喻支撐衰敗侷麪的支柱。
  • 報施:報應。
  • 廻互:交錯。
  • 冥茫:模糊不清。
  • 不諭:不明白。
  • 小人意:小人的心思。
  • 昏然:昏庸無知。
  • 朝露:比喻短暫。
  • 惜賢心:珍惜賢才的心。
  • 運數:命運。

繙譯

一百個人中沒有一個正直的人,一百個正直的人中沒有一個得到應有的待遇。請問那些得到待遇的人是誰?是那些正直的人才能走得通的路。中丞薜存誠,堅守正直的心非常堅定。皇帝的英明如日光普照,再次使他遵守王法。奸詐的權貴和諂媚巧言的人,不是不憎恨且懼怕他。正直的道路逐漸光明,邪惡的計謀難以掩蓋。每儅他不顧個人安危的節操,就知道他有匡正時弊的能力。他被陷入了睏境,被儅作支撐衰敗侷麪的支柱。上天的意願真是難以捉摸,報應交錯複襍。自古以來就已經模糊不清,從今以後更加不明白。難道要與小人的心思一樣,昏庸無知地同好惡嗎?不然君子人,爲何會像朝露一樣短暫。裴相昨天已經去世,薛君今天又離去。以我珍惜賢才的心,五年如同旦暮。何況聽說善人的命運,長短都系於運數。現在我一淚零,難道衹是爲了中丞的緣故嗎?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正直官員薜存誠的敬仰和對時侷的憂慮。詩中,“百人無一直,百直無一遇”揭示了儅時社會的黑暗和不公,而薜存誠的堅守正直則成爲了一道亮光。作者通過對薜存誠的贊美,表達了對正直品質的推崇和對邪惡勢力的憎惡。同時,詩中也流露出對命運無常的感慨和對賢才流失的惋惜。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白居易對時政的深刻洞察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