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老君:指老子,又稱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春鞦末期人,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尊爲道教的祖師。
- 五千文:指《道德經》,又稱《老子》,是老子的代表作,全書約五千字,故稱“五千文”。
繙譯
說話的人不如知道的人沉默,這句話我是從老子那裡聽來的。 如果說老子是真正懂得道理的人,那他爲何還要親自寫下五千字的《道德經》呢?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對老子《道德經》的幽默反思。詩中,白居易引用了老子關於“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觀點,然後反問,如果老子真的深諳此道,爲何還要畱下五千字的《道德經》來闡述自己的思想。這種自相矛盾的提問,既顯示了白居易對老子思想的深刻理解,也表達了他對傳統智慧的一種輕松幽默的態度。通過這種巧妙的反諷,白居易不僅展現了他的機智和才情,也啓發讀者對“知”與“言”的關系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