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洛中第宅

水木誰家宅,門高佔地寬。 懸魚掛青甃,行馬護朱欄。 春榭籠煙煖,秋庭鎖月寒。 松膠黏琥珀,筠粉撲琅玕。 試問池臺主,多爲將相官。 終身不曾到,唯展宅圖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懸魚:懸掛的魚形裝飾物。
  • 青甃(qīng zhòu):青色的甎砌建築。
  • 行馬:指馬形的裝飾物。
  • 硃欄:紅色的欄杆。
  • 春榭:春天的亭台。
  • 鞦庭:鞦天的庭院。
  • 松膠:松脂。
  • 琥珀:一種樹脂化石,常呈黃色透明狀。
  • 筠粉:竹子的粉末。
  • 瑯玕(láng gān):美玉。
  • 池台:池塘和亭台。
  • 將相官:高級官員。

繙譯

這是誰家的宅院,水木環繞,門高牆寬。 懸掛的魚形裝飾物掛在青甎牆上,馬形裝飾物守護著紅色的欄杆。 春天的亭台籠罩在溫煖的菸霧中,鞦天的庭院鎖住了月光的寒冷。 松脂黏稠如琥珀,竹粉輕撲如美玉。 試問這池塘亭台的主人,大多是高級官員。 他們一生可能都未曾親自到過這裡,衹能展開宅圖來觀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豪華宅院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勾畫出宅院的富麗堂皇。詩中“懸魚掛青甃,行馬護硃欄”等句,生動地展現了宅院的裝飾細節。同時,詩人通過對春榭鞦庭的描寫,傳達了宅院四季不同的景致。最後兩句則透露出一種諷刺意味,指出這些宅院的主人雖位高權重,卻未必能真正享受自己的宅院,衹能通過圖紙來想象。整躰上,詩歌既展現了唐代宅院的奢華,也隱含了對權貴生活方式的批判。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