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江州至忠州
前在潯陽日,已嘆賓朋寡。
忽忽抱憂懷,出門無處寫。
今來轉深僻,窮峽巔山下。
五月斷行舟,灩堆正如馬。
巴人類猿狖,矍鑠滿山野。
敢望見交親,喜逢似人者。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潯陽:今江西省九江市。
- 寡:少。
- 忽忽:形容心情急迫或憂慮。
- 寫:宣泄,抒發。
- 轉:更加。
- 窮峽:深邃的峽谷。
- 巔山:山頂。
- 灩堆:灩澦堆,長江三峽中的險灘,位於今重慶市奉節縣東。
- 巴人:指居住在巴地(今四川東部)的人。
- 猿狖:猿猴。
- 矍鑠: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樣子。
- 交親:親友。
翻譯
之前在潯陽的時候,就已經感嘆朋友稀少。 心情憂慮不安,出門無處宣泄。 如今來到更加偏僻的地方,深邃的峽谷和山頂之下。 五月裏難以行船,灩澦堆的險灘就像馬一樣難以跨越。 巴地的人們像猿猴一樣,精神矍鑠地遍佈山野。 不敢奢望見到親友,只希望能遇到像人一樣的喜相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白居易從潯陽遷至忠州(今重慶忠縣)的心境變化。詩中,「潯陽日」與「窮峽巔山下」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所處環境的變遷與孤獨。通過「灩堆正如馬」的比喻,生動地表現了旅途的艱險。結尾的「喜逢似人者」則透露出詩人對人際交往的渴望與現實的無奈。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展現了白居易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