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內人出家

雨露難忘君念重,電泡易滅妾身輕。 金刀已剃頭然發,玉管休吹腸斷聲。 新戒珠從衣裏得,初心蓮向火中生。 道場夜半香花冷,猶在燈前禮佛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吹笙:指宮廷中吹奏笙樂的女子。
  • 內人:宮中的女子,這裏特指宮女。
  • 電泡:比喻生命短暫,如同電光泡影。
  • 金刀:剃刀,這裏指剃度出家。
  • 然發:即燃發,指剃去頭髮,象徵出家。
  • 玉管:指笙,這裏代指音樂。
  • 腸斷聲:形容音樂悲切動人,令人心碎。
  • 新戒:新受戒的僧尼。
  • :這裏指僧尼的念珠。
  • 初心:初發心,即出家的初衷。
  • :象徵清淨,這裏指蓮花,佛教中常用蓮花象徵修行。
  • 道場:佛教中指修行的地方。
  • 禮佛:向佛像行禮,表示敬意。

翻譯

雨露恩澤,君王的思念深重,我這如電光泡影般的生命卻顯得輕飄。 用金刀剃去了頭髮,象徵着出家,不再吹奏那令人心碎的笙樂。 新受戒的僧尼從衣裏取出念珠,初發心如同蓮花在火中綻放。 在道場中,夜半時分,香花已冷,我仍在燈前虔誠地禮拜佛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宮女出家爲尼的情景,通過對比君王的恩澤與自身生命的脆弱,表達了出家者對世俗的超越和對佛教修行的執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佛教象徵,如「金刀剃髮」、「蓮花向火中生」,形象地展現了出家生活的開始和內心的轉變。最後兩句描繪了夜半道場的靜謐與僧尼的虔誠,體現了佛教修行者的清淨與超脫。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