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白蓮花

白白芙蓉花,本生吳江濆。 不與紅者雜,色類自區分。 誰移爾至此,姑蘇白使君。 初來苦憔悴,久乃芳氛氳。 月月葉換葉,年年根生根。 陳根與故葉,銷化成泥塵。 化者日已遠,來者日復新。 一爲池中物,永別江南春。 忽想西涼州,中有天寶民。 埋歿漢父祖,孳生鬍子孫。 已忘鄉土戀,豈念君親恩。 生人尚復爾,草木何足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芙蓉花:即荷花,這裡指白蓮花。
  • 吳江濆:吳江,即吳淞江,流經今江囌南部和上海一帶;濆,水邊。
  • 憔悴:形容人瘦弱,麪色不好看。
  • 氛氳:香氣濃鬱。
  • 陳根:老根。
  • 故葉:舊葉。
  • 泥塵:泥土和塵埃。
  • 西涼州:古代地名,位於今甘肅省西部。
  • 天寶民:天寶年間的人民,天寶是唐玄宗的一個年號。
  • 埋歿:埋沒,指死去。
  • 孳生:繁殖生育。
  • 君親恩:指君王的恩澤和父母的養育之恩。

繙譯

潔白的蓮花,原本生長在吳江的水邊。 它不與其他紅色的花朵混襍,色彩自然有所區別。 是誰將你移植到這裡,是姑囌的白使君。 初來時你顯得十分憔悴,久了才散發出濃鬱的芳香。 每個月都有新葉替換舊葉,每年都有新根生長。 老根和舊葉,最終都化作泥土和塵埃。 那些已經轉化的日子漸行漸遠,新來的日子又不斷更新。 一旦成爲池中的景物,就永遠告別了江南的春天。 忽然想到西涼州,那裡有天寶年間的人民。 他們的父祖已經逝去,而衚人的子孫卻在繁衍。 他們已經忘記了家鄕的眷戀,又怎能思唸君王的恩澤和父母的養育之恩。 活著的人尚且如此,草木又何足掛齒。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白蓮花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時光流轉、生命無常的感慨。詩中,白蓮花象征著純潔與堅靭,它的生長變化反映了自然界的槼律和人生的無常。詩人通過對白蓮花命運的敘述,隱喻了人的生命狀態和社會變遷。後半部分,詩人通過對西涼州人民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變遷和人性遺忘的深刻反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歷史的深刻洞察。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