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侍中晉公以集賢林亭即事詩三十六韻見贈猥蒙徵和才拙詞繁輒廣爲五百言以伸酬獻

三江路千里,五湖天一涯。 何如集賢第,中有平津池。 池勝主見覺,景新人未知。 竹森翠琅玕,水深洞琉璃。 水竹以爲質,質立而文隨。 文之者何人,公來親指麾。 疏鑿出人意,結構得地宜。 靈襟一搜索,勝概無遁遺。 因下張沼沚,依高築階基。 嵩峯見數片,伊水分一支。 南溪修且直,長波碧逶迤。 北館壯復麗,倒影紅參差。 東島號晨光,杲曜迎朝曦。 西嶺名夕陽,杳曖留落暉。 前有水心亭,動盪架漣漪。 後有開闔堂,寒溫變天時。 幽泉鏡泓澄,怪石山欹危。 春葩雪漠漠,夏果珠離離。 主人命方舟,宛在水中坻。 親賓次第至,酒樂前後施。 解纜始登汎,山遊仍水嬉。 沿洄無滯礙,向背窮幽奇。 瞥過遠橋下,飄旋深澗陲。 管絃去縹緲,羅綺來霏微。 棹風逐舞回,樑塵隨歌飛。 宴餘日雲暮,醉客未放歸。 高聲索彩箋,大笑催金卮。 唱和筆走疾,問荅杯行遲。 一詠清兩耳,一酣暢四肢。 主客忘貴賤,不知俱是誰。 客有詩魔者,吟哦不知疲。 乞公殘紙墨,一掃狂歌詞。 維雲社稷臣,赫赫文武姿。 十授丞相印,五建大將旗。 四朝致勳華,一身冠皋夔。 去年才七十,決赴懸車期。 公志不可奪,君恩亦難希。 從容就中道,俛僶來保釐。 貂蟬雖未脫,鸞皇已不羈。 歷徵今與古,獨步無等夷。 陸賈功業少,二疏官秩卑。 乘舟范蠡懼,辟穀留侯飢。 豈若公今日,身安家國肥。 羊祜在漢南,空留峴首碑。 柳惲在江南,祗賦汀洲詩。 謝安入東山,但說攜蛾眉。 山簡醉高陽,唯聞倒接䍦。 豈如公今日,餘力兼有之。 願公壽如山,安樂長在茲。 願我比蒲稗,永得相因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猥蒙:謙詞,表示自己不配得到對方的賞識或幫助。
  • 徵和:徵召和合,指裴侍中徵召白居易和詩。
  • 疏鑿:開鑿,指園林的建設和佈局。
  • 靈襟:心智,智慧。
  • 勝概:美景,勝景。
  • 遁遺:遺漏,錯過。
  • 沼沚:小池塘。
  • 階基:臺階。
  • 逶迤:曲折綿延的樣子。
  • 參差:不齊,錯落有致。
  • 杲曜:明亮。
  • 杳曖:幽暗不明。
  • 漣漪:水波紋。
  • 開闔堂:可以開關的堂屋,用於調節室內溫度。
  • 欹危:傾斜危險的樣子。
  • 珠離離:形容果實累累,如珠子般密集。
  • 方舟:指船。
  • 滯礙:阻礙,障礙。
  • 瞥過:一瞥,快速看一眼。
  • 霏微:細雨飄灑的樣子。
  • 棹風:划船時帶動的風。
  • 梁塵:屋樑上的塵土。
  • 金卮:金盃。
  • 社稷臣:指對國家有重大貢獻的臣子。
  • 皋夔:古代傳說中的賢臣。
  • 懸車期:指退休。
  • 俛僶:低頭,表示恭敬。
  • 保釐:保持正直。
  • 貂蟬:指華麗的服飾。
  • 鸞皇:鳳凰,比喻高貴。
  • 等夷:同等,平起平坐。
  • 范蠡:春秋時期越國大夫,以智謀著稱。
  • 辟穀:不食五穀,修煉道家養生之法。
  • 柳惲:唐代詩人,以寫景著稱。
  • 謝安:東晉政治家,文學家。
  • 山簡:山中的簡樸生活。
  • 倒接䍦:倒戴帽子,形容放浪形骸。
  • 蒲稗:兩種水生植物,比喻平凡。

翻譯

三江之路千里迢迢,五湖之天遙不可及。 何如集賢第中,有平津池之美。 池勝主人已覺,新景人未知。 竹林森森翠如琅玕,水深洞澈如琉璃。 以水竹爲質,質立而文隨之。 文之者何人,公來親指麾。 疏鑿出人意,結構得地宜。 靈襟一搜索,勝概無遁遺。 因下張沼沚,依高築階基。 嵩峯見數片,伊水分一支。 南溪修且直,長波碧逶迤。 北館壯復麗,倒影紅參差。 東島號晨光,杲曜迎朝曦。 西嶺名夕陽,杳曖留落暉。 前有水心亭,動盪架漣漪。 後有開闔堂,寒溫變天時。 幽泉鏡泓澄,怪石山欹危。 春葩雪漠漠,夏果珠離離。 主人命方舟,宛在水中坻。 親賓次第至,酒樂前後施。 解纜始登汎,山遊仍水嬉。 沿洄無滯礙,向背窮幽奇。 瞥過遠橋下,飄旋深澗陲。 管絃去縹緲,羅綺來霏微。 棹風逐舞回,梁塵隨歌飛。 宴餘日雲暮,醉客未放歸。 高聲索彩箋,大笑催金卮。 唱和筆走疾,問荅杯行遲。 一詠清兩耳,一酣暢四肢。 主客忘貴賤,不知俱是誰。 客有詩魔者,吟哦不知疲。 乞公殘紙墨,一掃狂歌詞。 維雲社稷臣,赫赫文武姿。 十授丞相印,五建大將旗。 四朝致勳華,一身冠皋夔。 去年才七十,決赴懸車期。 公志不可奪,君恩亦難希。 從容就中道,俛僶來保釐。 貂蟬雖未脫,鸞皇已不羈。 歷徵今與古,獨步無等夷。 陸賈功業少,二疏官秩卑。 乘舟范蠡懼,辟穀留侯飢。 豈若公今日,身安家國肥。 羊祜在漢南,空留峴首碑。 柳惲在江南,祗賦汀洲詩。 謝安入東山,但說攜蛾眉。 山簡醉高陽,唯聞倒接䍦。 豈如公今日,餘力兼有之。 願公壽如山,安樂長在茲。 願我比蒲稗,永得相因依。

賞析

這首作品是白居易對裴侍中集賢林亭的讚美和自己的感慨。詩中詳細描繪了林亭的美景,如竹林、水池、山石、溪流等,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寧靜。通過對比歷史人物的功業與裴侍中的成就,表達了對裴侍中的敬仰和對自己境遇的反思。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白居易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也體現了他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河南新鄭(今鄭州新鄭)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中國文學史上負有盛名且影響深遠的詩人和文學家。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峯。 ► 29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