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中庭露下溼徵裾,獨起蒼茫佇望餘。 河漢夜深人語靜,海門潮上月華初。 盛時去國愁難破,看劍燒燈氣未疏。 三載相看隔南越,故山戎馬久無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徵裾(zhēng jū):古代男子的長袍
  • 河漢:指天河和天津兩河
  • 海門:指海邊
  • 南越:古代越南地區
  • 戎馬:指戰馬

翻譯

夜晚坐在庭院裏,裙襬潮溼了露水,獨自站起來,凝望着蒼茫的遠方。天河和天津兩河的夜晚很深,人們的聲音靜靜地消失,海邊的門戶上漲起了潮水,月光初現。在國家繁榮昌盛的時候離開,心中的憂愁難以消散,看着劍,點着燈,內心的煩躁還未消散。三年的相思之情,被南越地區隔斷,故鄉的山川,戰馬已經很久沒有來信了。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位在夜晚思念故鄉和親人的人物。詩人通過描寫庭院中的景物和內心的感受,表達了對故鄉和過往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古代的意象和情感,展現了詩人對家國之情的深沉思念和無奈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感情真摯,展現了古人對家國情懷的真摯表達。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