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鄭繼之

年來苦憶鄭夫子,獨坐幽林興轉孤。 皛皛鷗羣回晚日,青青菱葉散春湖。 何時共採金鵝蕊,此日君猶銀兔符。 一笑滄洲終自去,那堪風物眼中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皛皛(xiǎo xiǎo):明亮潔白的樣子。
  • 銀兔符:古代官員的一種符信,此處可能指鄭繼之的官職或身份。
  • 滄洲:指隱居的地方,常用來比喻遙遠的隱逸之地。

翻譯

近年來我苦苦思念着鄭夫子,他獨自坐在幽靜的森林中,興致愈發孤寂。明亮的鷗羣在傍晚的陽光下回旋,青翠的菱葉在春天的湖面上散開。不知何時我們能一起採集金鵝蕊,而今天你依然佩戴着銀兔符。一笑之間,我們終究會離開這塵世,前往那遙遠的隱逸之地,但眼前的風物卻讓人難以忍受。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鄭繼之的深切思念,以及對隱逸生活的嚮往。詩中通過描繪幽林、鷗羣、春湖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略帶孤寂的氛圍,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情感。末句「一笑滄洲終自去,那堪風物眼中殊」則透露出詩人對現實世界的無奈和對隱逸生活的渴望,展現了詩人超脫世俗、嚮往自然的情懷。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