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八首

齊州赴宿諾,滄海歸茅廬。 浴發清泠中,沙月動影虛。 天風颯然來,吹我白菟裾。 手持古松枝,朗讀鶴背書。 輕身鍊五芽,去與元化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齊州:古地名,今山東省。
  • 茅廬:茅草蓋的簡陋房屋。
  • 白菟裾(bái tú jū):古代一種白色的衣裙。
  • 古松枝:古老的松樹枝。
  • 鶴背書:指寫得很好的書。
  • 五芽:指五髒,即心、肝、脾、肺、腎。

繙譯

來到齊州找地方住宿,像是廻到了茅廬般樸素的生活。 在清澈的泉水中洗發,沙地上的月光在水中搖曳。 突然吹來一陣涼爽的天風,吹動我的白色衣裙。 手中拿著古老的松樹枝,讀著寫得很好的書。 輕盈的身軀脩鍊五髒,與自然的變化融爲一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齊州的一段生活,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感悟和脩身養性的追求。詩中運用了清新的意象和優美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和內心世界的探索。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融郃之美。

孫一元

明人,自稱關中(今陝西)人,字太初,自號太白山人。風儀秀朗,蹤跡奇詰,烏巾白帢,鐵笛鶴瓢,遍遊名勝,足跡半天下。善爲詩,正德間僦居長興吳珫家,與劉麟、陸昆、龍霓、吳珫結社倡和,稱苕溪五隱。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