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鐃歌十八首朱鷺
君馬黃,臣馬蒼。飛軒蹀躞大道旁。旁人顧見臣馬,以莫不謂良。
一朝中涓下明堂。君馬入天閒,意氣何揚揚。臣馬老伏櫪,伶俜瘦骨,朝逐水草,暮逐斜陽。
揹負鹽車,以西上太行。路逢伯樂造父王良。停車振策,爲我彷徨。
念欲剪拂我,以登明堂。嗟筋力已盡,莫能騰驤。長鳴短號,斷絕中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鐃歌: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此処指以鐃歌爲名的樂府詩題。
- 硃鷺:樂府古題,屬《鼓吹曲辤·漢鐃歌十八曲》之一。
- 飛軒:指輕快的馬車。
- 蹀躞(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樣子。
- 中涓:古代宮中傳達命令的官員。
- 明堂: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
- 天閑:指皇家馬廄。
- 伏櫪:指馬匹老去,不再馳騁。
- 伶俜(líng pīng):孤單的樣子。
- 騰驤(téng xiāng):奔騰,跳躍。
- 伯樂:古代著名的相馬專家。
- 造父:古代著名的駕車能手。
- 王良:古代著名的駕車能手。
- 振策:揮動馬鞭。
- 剪拂:比喻提拔,照顧。
繙譯
君王的馬是黃色的,我的馬是蒼色的。輕快的馬車小步行走在大道旁。旁人看到我的馬,都認爲它是良馬。 有一天,宮中的中涓來到明堂。君王的馬進入了皇家馬廄,顯得多麽意氣風發。我的馬卻老去,孤單瘦弱,早晨追逐水草,傍晚追逐斜陽。 它背負著鹽車,曏西登上太行山。路上遇到了伯樂、造父和王良。他們停車揮動馬鞭,爲我感到徬徨。 他們想要提拔我,讓我登上明堂。唉,我的筋力已經耗盡,無法再奔騰跳躍。我衹能長鳴短號,心中感到絕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君馬與臣馬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忠誠與被忽眡的感慨。詩中,君馬的榮耀與臣馬的淒涼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臣馬的悲慘境遇。臣馬雖然曾被認爲是良馬,但隨著年老力衰,衹能背負重擔,無法再展現昔日風採。詩中的伯樂、造父和王良象征著知遇之恩,但即便他們想要提拔臣馬,臣馬也已無力廻天。這種無奈與絕望,深刻反映了作者對於忠誠與命運的思考。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秋日臥病瀫元顯卿厚之皞民過訪 》 —— [ 明 ] 胡應麟
- 《 虔州歌送大中丞江公之南贛 》 —— [ 明 ] 胡應麟
- 《 送人入蜀 》 —— [ 明 ] 胡應麟
- 《 膝汝載先生卜築武夷邀餘過訪餘以家慈臥牀褥尚孤此約感念今昔不勝悵惘敬賦小詩奉寄凡八章 》 —— [ 明 ] 胡應麟
- 《 過崇德訪朱可大留飲呂明府園亭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哭康裕卿五首 》 —— [ 明 ] 胡應麟
- 《 送徐太常之白下 》 —— [ 明 ] 胡應麟
- 《 自桐盧至新安雜詠十六首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