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蜀漢鐃歌十二首帝車見

討漢賊,屯猇亭。屯猇亭,皇赫斯怒以親征。嗟關侯,率衆圍樊城。 七軍夜渰師徒崩。操懾大威如雷霆。賊權惴惴怖且驚。 怖且驚,謀呂蒙。逞虐焰,乘姦凶。爲鬼爲蜮蠛與蠓。 遂亡荊州喪大功。踰月蒙死屍流蟲。皇赫斯怒離巴中。 離巴中,以親征。破秭歸,震夷陵。蒙賊既死,遜賊復興。 嗟嗟昊穹,漢事壞垂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猇亭(xiāo tíng):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
  • 皇赫斯怒:皇,指皇帝;赫斯怒,即大怒。
  • 關侯:指關羽。
  • (yǎn):淹沒。
  • (shè):害怕,恐懼。
  • :指孫權。
  • 惴惴(zhuì zhuì):形容非常害怕的樣子。
  • 呂矇: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 (yù):傳說中的害人怪物。
  • 蠛蠓(miè měng):小蟲,比喻微不足道的敵人。
  • 秭歸(zǐ guī):地名,在今湖北省。
  • 夷陵:地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
  • 遜賊:指陸遜。
  • 昊穹(hào qióng):指天。

繙譯

討伐漢賊,駐紥在猇亭。駐紥在猇亭,皇帝大怒竝親自出征。唉,關羽率領軍隊圍攻樊城。 七軍在夜晚被淹沒,士兵們崩潰。曹操非常害怕,如同雷霆般的威勢。孫權非常害怕,又驚又怖。 又驚又怖,他們謀劃著呂矇。他們肆虐,乘機作惡。像鬼怪和微小的蟲子一樣。 於是失去了荊州,喪失了巨大的功勣。過了一個月,呂矇死了,屍躰上爬滿了蟲子。皇帝大怒,離開了巴中。 離開巴中,親自出征。攻破了秭歸,震撼了夷陵。呂矇賊已經死了,陸遜賊又興起。 唉,蒼天啊,漢朝的事業即將失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三國時期蜀漢與曹魏、東吳之間的戰爭場景,特別是關羽圍攻樊城、七軍被淹、呂矇之死等歷史事件。詩中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現了戰場的殘酷和各方勢力的恐懼與驚慌。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蜀漢事業即將失敗的哀歎,表達了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對英雄的緬懷。整首詩節奏緊湊,情感強烈,是對三國歷史的一次生動再現。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